“珠山八友”瓷画鉴定(六)
发布时间 2014-03-12 浏览 50215 次
在坚硬光滑的瓷胎釉面上,表现出绘画艺术的韵致。他在文中写道:“记得过去,我在瓷上表现桃花时,由于对料性掌握得不够,以玻璃白掺染洋红点出桃花,烧后成色发乌,后来经过反复试验,采取先以玻璃白作花,再在其上以洋红点出的办法,才得出国画桃花的效果来。由此可见,要用祖国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国画,来装饰最具有优良传统的瓷器,使它们结合在一起,成为我国民族文化中一朵永开不败的鲜花,作为陶瓷美术工作者,除了要对料性、对瓷画有丰富的经验和技巧之外,还必须熟谙国画用墨用色的技法。”刘氏画桃花风格独特,技巧孤绝,是鉴别其作品真伪的重要依据。

  题识印款

  刘雨岑的书法结体平稳,意度雍容,以行书题款,少见长篇题款,一般都是题写一两句诗文后,再落干支姓名款。

  常见落款为:“雨城”、“刘雨岑写”、“澹湖渔刘雨岑写”或长题款“澹湖渔刘雨岑写于珠山觉盫暖风和窗下”、“澹湖渔刘雨岑写新罗山人大意于珠山觉盫之南轩”等。

  常见印款为:“玉成”、“雨城”、“雨岑”、“平氏”、“竹”、“人”等。

  刘氏20世纪50、60年代的作品,好用“竹”字印,王锡良先生曾问何故,刘曰:“吾好竹,竹字写成印章好看,就此而已。”曾有人对此不知,错认“雨”字,此印与刘氏姓氏无关。

  刘雨岑先后用过“刘玉城、刘雨城、刘雨岑”三个名字。从其作品分析和其子刘平先生回忆,“刘玉成”是刘氏父母所取原名,主要用于就读江西省立甲种陶瓷工业学校之前和就读期间;陶校毕业后到景德镇画瓷初期用“刘雨城”;20世纪40年代末期和50年代,并用“刘雨城、刘雨岑”;50年代末期至60年代末期,只用“刘雨岑”。把握刘氏姓名沿用的年代,在鉴定其作品时,是断代的重要依据。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