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内电子书"终结"传统图书?
发布时间 2010-02-11 浏览 52031 次
数字内容已增至39万种图书、29种杂志和38种报纸,这些电子出版物还可以在苹果iPhone上阅读。虽然从全球来看,目前电子书的销量占总图书销量还不到1%,但是纸张已经不是一本书的唯一载体。据称,亚马逊的奋斗目标是,在十年内将所有纸本书都变成 Kindle书。
  
    得内容者得天下

    然而电子书阅读器并非唯一利器。去年年初,谷歌刚刚针对苹果iPhone等推出手机版“谷歌图书搜索”服务,这项服务允许用户通过两款手机阅读超过150万本电子图书。亚马逊旋即跟进,宣布向手机用户开放Kindle电子书库。业界认为虽然目前图书和报纸仍然是读者的主要阅读平台,但向移动设备转移已是大势所趋。

    其实早在2004年,谷歌就推出了免费的在线图书搜索服务Google Books Search。这几年,谷歌不停地在世界各地图书馆扫描图书。到2008年底,谷歌图书搜索中已有图书800万部,2009年年底达到1000万部,并于今年计划推出线上书店服务平台Google Editions,提供约50万册电子书用于销售。谷歌发言人称:“谷歌电子书将会允许消费者通过使用包括手机在内的、任何能接入互联网的设备阅读,甚至也包括Kindle阅读器。”

    苹果公司也加入了电子书“分食”阵营。几天前,平板电脑iPad闪亮登场,与这款集音乐、浏览器、电子书等功能于一身的产品同时推出的还有一个名为iBooks的程序商店。据称,目前苹果已和众多大型书商签约,用户可以直接通过 iBooks程序商店购买电子书籍,然后在iPad上阅读。

    显而易见的是,不管是硬件制造商、网络运营商、内容服务商都预见到了出版和发行电子书的巨大市场——运营成本几乎为零,并且只需要存储在服务器里,而不是仓库的货架上。事实上,这些企业瞄准的最大利润来源并非硬件本身,而是运行于硬件上的服务和内容。

    凸显全媒体出版概念

    国内电子阅读器领军企业汉王科技,先是参加了法兰克福书展,近来又以其阅读器“电纸书”亮相美国拉斯维加斯电子展,2009年汉王以50万台销售量,坐拥中国本土电子阅读市场95%的市场份额,高居国内市场第一,在全球,它仅落后于亚马逊。这一业绩不过用了一年时间,2008年,汉王电子书的营收数字还是0。

    汉王的定位是平台服务商,已搭建“汉王书城”这一内容平台,今年上半年,书籍有望超过10万本。该公司一直以来斥巨资购买书籍版权直接嵌入电子书,“电纸书”每本即内置3000本正版图书。汉王董事长刘迎建认为,电子书未来将像手机一样普及。而按2010中国移动阅读产业论坛发布的数据,95%手机上网用户愿意用碎片时间进行手机阅读,手机阅读的市场份额将达6亿元。中国移动已决定正式推出电子书终端的移动阅读业务,由华为公司为其提供移动阅读集成解决方案。

    在前不久结束的今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不仅汉王,盛大文学、爱国者、传知数字出版公司等一批颇具实力和影响力的数字出版新军纷纷高调亮相。有别于往年传统出版社一统江山的是,“全媒体出版”概念凸显,一部图书的内容除纸质书外,还涉及到网络、无线、电子阅读器等不同终端,一些手机媒体、网络媒体等新媒体更是大举“开进”,强势推介。

    按照盛大文学CEO侯小强的说法,颠覆传统出版业一共有三种模式:Kindle模式、谷歌模式以及盛大模式。作为唯一能够生产内容的出版者,盛大文学的收费模式是,读者可以免费阅读前半部分作品,余下部分作品则需支付阅读费。一直在手机阅读上发力的盛大眼下已经推出了自己的电子阅读器IKan(爱看),对于盛大来说,电子书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个硬件终端,而是海量内容的一个数字发行渠道,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刘瑜)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