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品味不一样的心理实验
发布时间 2010-02-11 浏览 49622 次
让食物从他脸上流下来……我为逼迫他吃东西而感到内疚,但是,他不听话会让我更加恼火。”

  到实验的第5天,实验者不得不宜布实验结束,以保护所有人,这个实验让人们大吃一惊,这些十分正常的年轻人竟会如此轻易地被激发起施虐行为,它表明,正常的、健康的、受过教育的年轻人在“监狱环境”的团体压力下能够迅速地发生转变,这也能解释人们在某些环境中为什么会有一些反常的过激行为。这个未进行完的心理实验后来被法律禁止了,原因是它太不人道,但同时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的另一面。

  品味:其实,环境总是能够对人产生不可思议、潜移默化的改变,请重视身边的环境,如果您想得到幸福与成功的话。当环境不尽如人意时,如果能够改变它当然很好,但如果无法改变,那么最好退避三舍。

  不去想,就不会怕

  一位心理学家想知道人的心态对行为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于是他苦思冥想,决心做一个独具匠心的实验,

  首先,他让10个人跟随自己穿过一间黑暗的房子,在他的引导下,这10个人全部顺利穿过,然后,心理学家轻轻地打开房内的一盏灯。在昏黄的灯光下,这些人看清了房内的一切,全都惊出一身冷汗——这间房子里有一个大水池,里面有十几条大鳄鱼,水池上方搭着一座窄窄的小木桥,没想到刚才他们正是从独木桥上走过去的!

  心理学家此时问:“现在,你们当中还有谁愿意再次穿过这间房子呢?”沉默一片,过了好一会儿,有三个胆大的站了出来。其中一个小心翼翼地走了过去,速度比第一次慢了许多;另一个颤巍巍地踏上小木桥,走到一半时,竟然趴在小桥上,爬了过去:第三个刚走几步就一下子趴下了,再也不敢向前移动半步。

  屋内有十盏灯,心理学家又打开其余的九盏。顿时亮如白昼。这时,人们方才看见小木桥下方装有一张安全网,只是由于网线的颜色极浅,所以他们刚才根本没有看见。

  “现在,谁愿意通过这座小木桥呢?”心理学家问道。这次有五个人很快地站了出来。

  “你们为何不愿意呢?”心理学家问剩下的两个人。

  “这张安全网牢固吗?”这两个人异口同声地反问。

  品味:在“不了解”的情况下,人不会知道恐惧是什么。然而,假如明白了自己身处于危机四伏的环境中,本来不成其为障碍的“独木桥”,就足以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即使明白地告诉人们安全网确实存在,仍然有少数人不愿轻易冒险。

  不去想,自然就不会感觉有危险,危险与感觉常相伴。

 

  10公里的旅程

  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实验: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向10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子进发。

  第一组的人既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行了。刚走出两三公里,就开始有人叫苦:走到一半的时候,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头,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前进,越往后走,他们的情绪也就越低落。

  第二组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程,但路边没有里程碑,只能凭经验来估计行程的时间和距离。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多数人想知道已经走了多远,比较有经验的人说;“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于是,大家又簇拥着继续向前走。当走到全程的四分之三的时候,人们情绪开始低落,觉得疲惫不堪,而路程似乎还很长。此时有人说:“快到了!”大家重新振作起来,从而加快了行进步伐。

  第三组的人不仅知道村庄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旁每一公里处就有一块里程碑,人们边走边看里程碑,每缩短一公里大家便有一小阵的欢乐,行进中他们用歌声和笑声来消除疲劳,情绪一直很高涨,所以很快就到达终点。

  心理学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当人们的行动有了明确目标的时候,并能把自己的行动与目标不断地加以对照,进而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进速度和与目标之间的距离,人们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就能够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实现目标。

  品味:德川家康说得好:“人的一生就好比挑着重担走远路,不能急,”走长路的秘诀其实就是一步一个脚印,有条不紊地前行,如果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布满荆棘、充满坎坷,那么不妨将理想分割成小段的目标,这样做就能够预防半途而废。

 

1  2  3  4  5  6  7  8  9  10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