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生产线
看着这满屋的饮料瓶子,仿佛是在浏览东南亚尤其是中国、日本、韩国近10年饮料工业的发展史。它也时刻提醒研发人员,只有研制出消费者喜欢的饮料,并不断调整,企业才会永葆长青之树。
“在康师傅,我们一直信奉:消费者的口味至上。”康师傅中央研究所基础研究中心的罗之纲博士说。康师傅茶的成功,首先是口味的成功。但是,地分南北,人有长幼,众口如何来调?
首先,企划部门要进行消费者口味调查,确定产品的开发方向。“康师傅比较重视改变,也就是本土化的调整。”罗之纲表示,茶饮料在台湾比较早地进入工业化生产,因此积累了大量经验。“两岸的口味各有不同,在台湾畅销的口味配方,可能大陆的消费者尤其是北方内陆的人群喝不习惯。”以茶为例,康师傅最早是照搬台湾的配方,在大陆生产、销售乌龙茶,而深入、反复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陆消费者更喜欢淡淡清香的绿茶,因此康师傅及时调整思路,开始研发适合大陆口味的绿茶。
罗之纲还告诉记者,日韩同样流行绿茶,但是和中国的口味也有差异,日本人喝绿茶一般把茶叶碾成粉末泡入茶中,喝起来有一些草茎的味道。“这都是不同地域、民族的细微差别。注意不到这些区别,消费者就不喜欢你的产品。”
确定了口味方向,中央研究所开始对茶饮料进行原料筛选、制程工艺的调整,并在实验室进行试作,得到初步的样品。企划部再将研发试作样品进行口味测试,然后将测试结果和建议反馈给研发的相关产品研究员,由研发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口味调整。
茶饮料生产需要大批量的茶叶原料,它要求不论地域、不管产季,最终泡出来的茶,味道要基本一致。因此,必要时研发人员甚至还需要通过调整茶叶原料的加工工艺,使之合乎产品开发的口味要求。
“只有经过反复的市场调查和不断的口味调整、制程工艺调整,最终才能确定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口味。”陈北星说。在产品实验室里,记者看到了一大箱没有标签的饮料,上面只是用笔简单做了记号。陈北星告诉记者,这是即将发往外地的测试产品。
不仅如此,早在大批量投产之前,研发部门有一个号称“虐待室”的存放样品室。记者钻进这个密闭的空间,感受的只是潮湿闷热。
为了观察茶饮料配方的稳定性,研发人员特意把温度设定在饮料最容易发酵、滋生细菌的区间,以这种近乎“虐待”的方式来考验饮料是否能够在夏日高温等极端环境下长时间保存和远距离运输。
康师傅对于新品上线是非常慎重的,一位研发人员透露,假如每年研发部门提出十个新产品,最后经过市场调查和口味测试,可能只有不到一个能最终上市,而这一个产品的配方也会经历上百次细微调整。
与此同时,现有的产品也在日益精进。陈北星表示,包括目前大获成功的冰红茶、绿茶、冰绿茶,康师傅的茶饮料其实一直在改进和调整之中。譬如消费者饮食习惯发生变化,食物不再那么油,那么咸,我们必须适应并跟上这种变化。现在消费者追求健康低糖,康师傅的茉莉茶就按照含糖量高低分为三个系列,这样基本上能覆盖南北方不同的口味需求。
原料:质量层层严把关
康师傅茶饮料每年需要数以千吨计的茶作为生产原料,这些原料茶不可能通过分散的购买来实现,必须通过规模足够大的茶叶公司实现订单生产。
在康师傅饮料的品保部门,记者获悉,康师傅茶饮料对于原料茶是层层把关的。首先要对茶叶原料的供应商进行资质评鉴,必须完成ISO9000、HACCP质量体系认证,以及通过国家QS准入,并最终通过内部认证后方能成为茶叶原料供应商。针对特定原料的生长环境、茶园管理、栽培技术和生产加工工艺,均要和供应商进行一一确认。
即便如此,康师傅集团仍然对供应商每年进行1~2次的辅导和稽核。
“研发部门定期也要派研究员到茶叶供应商的生产基地进行驻厂1~2周,以便监督茶叶的生产管理,从而确保茶叶的品质以及安全。我们对茶叶生产有42项指标要求,供应商的用肥、病虫害防治、用药,我们都需要有100%的掌握度和可控度。”研发中心专员李国华说。他透露,因为产地、产季不同,茶叶的味道不尽相同,他们必须辅导茶叶供应商掌握拼配技术,以使得茶叶风味统一。供应商也需要每个月给研发部门寄回茶叶原料以供品鉴。
即便如此,茶叶仍然有可能在存贮或是运输环节发生问题。“有质量问题的茶叶绝对不会进到生产线里的。”品保中心经理黄仁皇说。
因为在各个生产工厂,都建有专门的来料检验部门,针对所有进货原料进行感官、理化、微生物指标的检测,检测合格的原料方可投入使用。同时,使用的原料均定期按照相应的国家标准委托国家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郑煜,是天津顶津生产厂里的一位年轻的女茶艺师。3月6日上午,记者在厂里的品管检测室见到她时,她正捧着一杯泡好的茶,放在鼻子下面仔细地闻着香气。她是在按照国家标准,在对茶叶进行感官检验评价。
“我们对茶叶的评审分为内外两个方面。外就是从茶叶的外形、整碎程度、杂质、色泽、气味等指标来看考察茶叶;内在质量评审则是主要依据茶叶泡开之后的茶汤色、明亮度、茶的香气和滋味等指标。”郑煜告诉记者,她们要对每批次的茶叶进行检查,确保从年初到年底,茶叶口味的一致性。一旦发现有不合格茶叶,她们有权力、有责任拒之门外。
品管检测室的旁边,是存放样品的常温室。每个批次的产品都会从生产线上取样,放在此处至少存放一年。这样,即便某个批次产品出现问题,也可以跟出厂前的样品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确定问题发生在哪个环节。
制程:减轻一克也是质量大提升
有了好的口味,好的原材料,并不能保证生产出好喝的康师傅绿茶。这必须依赖于国际领先的制程工艺。
“这几个大的萃取装置是较老的,还需要人工进行一些操作。上面那个设备是我们和制造企业联合设计制造出来的,在国内外都是领先的。它的自动化程度更高,由电脑完成全封闭萃取程序,能更精确地控制萃取液的品质。”车间一位负责人在记者耳边说。
据悉,萃取环节采用的是纯净水,在保证了泡出茶的纯正风味的同时,也保证了品质的持续稳定;高速离心机将茶汤中残留的茶叶碎末自动分离,以保证茶汤清亮透明;全封闭的设备与管路进行茶饮料的调和、灌装,减少了茶香味道的损失;杀菌所采用的是超高温瞬时杀菌技术,由于杀菌时间极短,在达到了严格灭菌要求的同时,又保留了茶饮料的原有营养及色泽风味;。
车间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康师傅引进的热灌装生产线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吹瓶、灌装一次完成,杜绝了二次污染。每个生产周期结束,都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对生产设备进行内部以及外部清洗消毒,由质量检测部门进行效果确认,并对灌装室的尘埃粒子、微生物进行检测,达到卫生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批次生产。
在康师傅的质量理念里,一瓶茶饮料的质量,并不仅仅是茶,瓶子和包装也一样重要。在郑煜所在的质检室里,记者也看到了陈列的一排排瓶子,每个不合格的瓶子都标明了不合格的原因:矮瓶、歪瓶等等。
在研发部,则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研究吹瓶机生产出来的瓶子是否达到要求。李国华专员把一个瓶子放在红外线扫描仪器下,随着瓶子的升高、旋转,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瓶子内壁的厚度、瓶子的高度、瓶口直径等一系列指标都出现在电脑上。随后,还要对瓶子进行压力和温度测试,看瓶子的牢固程度。
据了解,康师傅绿茶的包装为八角瓶,它具有几方面的特点:外形美观、独特;八角设计使瓶子的截面更接近圆,符合力学原理,保证瓶子本身的质量;瓶子本身重量小,符合包装容器轻量化需求,从而节约了成本和能源。
“大家可能感觉不到,康师傅饮料瓶子是越来越轻。这背后也蕴藏着我们的不断努力。”品保中心黄仁皇经理说。
康师傅饮料生产线更换了吹瓶设备的模具,通过几次不断的努力将茶饮料的瓶重从最开始的32克,降到27.5g,目前又成功降到25g,而其中的饮料净含量并没有减少。不断的成功瘦身,不仅顺应了饮料包装降低瓶重的潮流,也达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据测算,生产瓶子用的PET粒子减少1吨,就可以减少3.66吨二氧化碳的排放。康师傅去年生产了120亿瓶的饮料,统计下来大概减少了相当于45万辆汽车在一天的尾气排放量。”
同时,瓶形的变化对套标提出了更高要求,八角瓶对标签图案摆放要求要更严格,这要通过视觉检测的“电子眼”来实现。
在生产线上的套标机前,一个小伙子正凝神看着飞驰而过的瓶子。一个个“光身”的瓶子,到了这里就被套上了商标。他对记者说,自动打检机能从8个角度,对列队前来的瓶子进行扫描,如果有高标、瓶底变形、喷码不良、高、歪盖等达不到标准的产品就被自动识别并挑拣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