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的“价格标王”有莫大关系。宁波汇港美术馆馆长王兆春分析:“曾梵志的一举成名,离不开幕后推手—喜欢当代艺术的国际顶级收藏家以及挟资本以令市场的企业家们的强势入场。”上世纪90年代,曾梵志创作还处于“面具”时代,香港汉雅轩画廊创始人、当代艺术收藏巨擘张颂仁一口气买走他这一系列20多件作品。被张颂仁买走的这20多件作品,全部出现在1995年香港汉雅轩画廊的曾梵志个展“假面”中。上世纪90年代中期,曾梵志结识了香格纳画廊的老板劳伦斯,开始由香格纳画廊代理一些他的作品。1998年的一天,一位客户看中曾梵志的两幅作品,当时劳伦斯为作品定价为16000美元,后来以15000美元每幅的价格出手卖掉。后来其中一件《面具系列1996 NO.6》现身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以7536.75万港元的价格拍出。而被张颂仁花2000万元买下的曾梵志《协和医院三联画》,时隔20年,于2013年11月23日晚在香港佳士得“亚洲20世纪及当代艺术”夜场拍卖中,以1.13亿港元落槌。曾梵志油画《最后的晚餐》拍出1.42亿元人民币后,签下曾梵志的阿奎维拉画廊,也想把曾梵志培养成大师,把他纳入到西方的主流收藏。进入西方大美术馆和藏家视野以前,中国当代艺术品只是在市场上来回出现,并没有进入西方的大美术馆和藏家的视野,而曾梵志可能是个突破口。事实上,不少当代艺术家也在步曾梵志的后尘。徐冰、蔡国强、谷文达(微博)、陈箴、王度等中国当代艺术家,很多非架上作品也被国际顶级藏家所收藏。“国际藏家仍在积极地购买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将他们的资本投入到那些对口味的作品中。最初通过拍卖进入西方视野的中国当代艺术和艺术家们,在经过10多年的调整和沉淀后,通过新的渠道、展示平台和资本力量,以更为多样化的面貌再次进入西方视野。”频频出入国际艺术圈和时尚界的王兆春对此评价道。今年3月初,第16届军械库艺博会在美国纽约举行。此次焦点展“聚焦:中国”,重点展示了从“85新潮美术时期”到最近新生代等30多位艺术家的作品。从2013年12月至2014年4月,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正在展出中国当代艺术展—“水墨艺术:当代中国的过去作为现在”。该展呈现35位中国艺术家的70幅作品,涵盖了绘画、书法、摄影、版画等,是过去30年中国艺术家创作的成果。此外,从2013年12月至2014年8月,具有影响力的美国收藏家鲁贝尔夫妇在美国举办名为“中华廿八人”的收藏展,为美国公众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新视角。宁波企业家出手购藏中国当代油画中国当代艺术走向国际化的同时,国内收藏家也是该出手时就出手。据统计,2013年,中国超级富豪人数已达358人,而美国为481人。在这一群人中,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艺术,这也许意味着,他们将与西方艺术收藏巨头一样,成为新的当代艺术天价创造者。在这股新潮流中,江浙资本力量的进军势头不容小觑。与林海勇同为美院毕业生,后来下海的一位企业家朱辉正在系列收藏吴山专的作品。“吴山专是与我同时期考入浙江美院的兄弟,自美院毕业以后,他一直就是中国早期当代艺术领域叱咤风云的人物,现在已是国内外知名的一线艺术家了。吴山专早两年的作品曾在海外拍出70万美元的高价,这两年价格稳定。”林海勇透露道。在宁波,也已有企业家试水购藏当代艺术作品。宁波一家矿业公司老板崔先生喜欢收藏当代艺术,他陆续买入林海勇的好几幅油画作品。最近,他又看上了上海画家严培明的黑白巨幅头像油画。“严培明画艺独特,笔触锋利而细微,远观如同一气呵成。他的作品通常尺寸巨大,黑白构图中凸现纹理细腻的质感。”崔先生对此十分着迷。另外,他还看重严培明的国际大名头。2009年,严培明同时在中国、法国、美国的顶级艺术馆举办大型画展。2009年2月11日晚,他在卢浮宫举行“蒙娜丽莎的葬礼”展览—他是“第一个活着走进卢浮宫做个展”的现代艺术家。展出的五幅作品被卢浮宫永久收藏。严培明堪称中国最有才华的油画家之一,以一系列黑色碳熏质感人物肖像享誉艺术界。目前他的作品单幅售价约10万美元。2013年的一次慈善拍卖会上,林海勇的一幅《春暖花开》油画作品被GXG杨姓老总以6万元拍走。另据悉,崔先生不单对购买当代艺术作品兴趣浓厚,还有志于培养、提升宁波当代艺术环境和氛围。最近,他与林海勇等艺术家正在酝酿,准备策划运作宁波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目前前期方案已经出炉,正在向政府有关部门报批。作者 黄银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