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由于手工业劳动力的解放,瓷器工业发展的影响,文人茶风的盛行,使紫砂壶工艺从初步发展走向繁荣,并涌现出众多的茗壶高手。
到了清朝,由于国内各民族起义接连发生,从东南沿海向江淮、中原地区蔓延的各种抗清斗争,又遭世界列强的外来侵略,使紫砂壶陶从繁荣走到停滞不前的境地。在紫砂壶业内仍造就了像陈鸣远这样的大家,陈鸣远同时也是紫砂壶史上可与供春、时大彬先后并称的三大巨匠之一。
三、文人的参与及其影响
紫砂壶器的艺术风格,是由于文人的支持和壶艺名工共同努力完成的。式度精纯,风骨闲雅,是明朝万历以来紫砂壶器方面的特殊成就。待到嘉庆年间,善书画、精篆刻的金石家陈鸿寿任溧阳县宰,来宜兴与杨彭年、邵二泉等合作的“曼生十八式”,世称“曼生壶”,他们的参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代书画大家黄宾虹、唐云、程十发、亚明、韩美林等人的参与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由于历代文人、士大夫阶层的热心参与和支持,对紫砂壶壶艺的创作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使紫砂壶壶艺从单纯的民间艺术,跃入文人雅士的领域,成为与文学艺术相结合的独特的陶瓷艺术品。
五、紫砂壶陶现状
673426、目前从事紫砂壶陶的人员约20000人左右。
2、从业者的成分看有师承关系的、有外来与本土的、有从其它行业转入的、也有无师自通者。
3、从业者的文化程度看,有国家级、专家教授级、有硕士、学士学位者、有大学本科和专科者、有中等专业技校者。艺术院校与工厂的相互结合和补充,双向交流,共同培育和创造了紫砂壶的辉煌。
4、走出国门,请进国门
20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后,紫砂壶艺人们走出国门,在欧洲、南北美洲、大洋洲、亚洲大地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而世界各地的陶艺家们也纷纷来到宜兴这块神奇的土地,陶艺家们的相互探索和交流,是一种文化与艺术创作的相互补充。他们为宜兴陶艺的繁荣,奉献着辛勤的劳动与智慧。
5、目前紫砂壶从业者的职称情况
目前紫砂壶从业者队伍,拥有各级技术职称者约700余人,其中:
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7人,已故一人;
国家级陶瓷艺术大师4人;
省级工艺美术大师2人;
省级工艺美术名人6734266人;
以上均获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
高级工艺美术师约50多人。
当今紫砂壶,已经达到了历史的繁荣时期,技艺人员队伍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创作新品层出不穷,不少历史上的传统工艺得到了恢复并有了很大的发展。千年紫砂壶,虽然古老,但他的青春活力依然旺盛,发展的空间非常广阔。我个人认为,在新时期紫砂壶进一步发展中,尚需要广大从业人员不断学习,特别是要尊重艺术规律,尊重广大收藏者的朽益,尊师爱徒,互相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艺术品位,对历史负责。这是紫砂壶今后发展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