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这些简单、直白地抒发人生感受的诗是不是窑工们即兴创作的呢?那些画是不是窑工们随便涂上去的呢?湖南省博物馆馆长李建毛认为,这些诗文、题句非窑工创作,作坊书手只是抄录而已。因为长沙窑瓷器上也出现一些错别字,应该是与书手的文化素质有关或是在辗转传抄时出现的错误。
诗应该多是诗人创作的,是他们为长沙窑招睐顾客而写,不像《全唐诗》一样注重艺术性。
收藏家吴跃坚研究长沙窑上的书法,他认为长沙窑的字是中国书法的一座宝库。上面有楷书、隶书、草书、行书、美术字体。书法有形有体,十分流畅。有些字像瘦金体的前身,说不定宋徽宗独创的瘦金体就是从长沙窑学来的。
他同意长沙窑上的诗文非窑工所书的观点,因为唐朝没有义务教育,不是人人都可以读书练书法,他认为应是一批没有考上进士或没有去考的读书人参与了长沙窑瓷器的制作。
谜团四
一个执壶通体玫瑰红,一个小盅通体珊瑚红,都说宋代的钧窑才烧出铜红釉,长沙窑挖出的这两样漂亮东西是铜红釉吗?
一直以来,陶瓷界都以为宋元前高温瓷是“南青北白”(南方产青瓷,北方产白瓷)的格局,没想到横空冒出个长沙窑彩瓷,意味着唐朝就是青、白、彩瓷三足鼎立。长沙窑把中国制瓷业推入了彩瓷时代。
但长沙窑可不只是生产彩瓷这么简单。1983年,省博物馆、省考古所、长沙市文物工作队组成长沙窑联合发掘小组,从3月到12月,对长沙窑窑址进行了规模最大的一次发掘。挖了760个平方米,出土了7211件70种器型的陶瓷。
尤其是一个喇叭口的有柄的壶和一个圆口凸唇喝酒的小盅让考古人员惊喜万分。壶釉色细腻,通体作玫瑰红,小盅胎釉粗一些,有棕眼和气泡,但全身也是好看的珊瑚红色。这应该是铜红釉!
1985年在郑州召开的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上,参加这次考古的陶瓷专家周世荣正式对外公布:长沙窑发现了铜红釉!这可是个破天荒的大发现,一下把铜红釉的历史提前了二至三百年。因为陶瓷界一直认为到宋代的钧窑才烧出了铜红釉。
铜红釉是个啥东东呢?因为红色是中国的吉祥色,而要烧出铜红釉,窑里的气温非常难把握。所以铜红釉一直是瓷器中的名贵品种,像这样通体全红的更少见。
谜团五
长沙窑,既没有天然的出海口,又没有越窑、邢窑几百年的基业和技术积累,也没有上等的原料,更没
有官府订烧,窑址远离政治经济中心,它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崛起,做成唐朝最大的文化产业呢?
1999年,在印尼勿里洞岛外海打捞出的“黑石号”沉船再次让全世界的陶瓷学家吃了一惊:船体里竟然完好地保存着67000多件中国唐代瓷器,其中长沙窑瓷器就有56500件!
这艘沉船再次应证了长沙窑是唐朝最大的外销瓷生产地。长沙窑产品从扬州和广州两个港口出发,到达十多个国家,开辟了一条举世闻名的海上“陶瓷之路”。
从这个意义上说,外国人把瓷器叫“CHINA”,长沙窑是最大的功臣。但地处内陆的长沙窑,既没有天然的出海口,又没有越窑、邢窑几百年的基业和技术积累,也没有上等的原料,更没有官府订烧,窑址远离政治经济中心,它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崛起,产品遍销国内大部分地区,并远销海外呢?
湖南省博物馆馆长李建毛分析说,正因为上述各项的制约,逼着长沙窑走市场!长沙窑的窑工、作坊主比其他名窑有更强烈的竞争意识。你看它的产品风格、式样均以市场为导向。
当时唐朝喝茶饮酒之风普及,长沙窑就生产茶具、酒具、玩具等日用品。又请一些略有文才的科举落第的学子在茶酒具上题诗作画,提升了茶酒具的文化品质,迎合市场需求。
长沙窑求创新,因为它要在名窑的夹缝中求生存,只有另辟蹊径。它不做青瓷,不做白瓷,做彩瓷。它的造型、装饰风格则吸收各家所长。印花、刻花、堆塑、泥塑、剪纸都拿来运用。产品实用,价格又低,好多壶上都有“五文”的字样。
收藏家吴跃坚(他靠海外藏家的帮助,竟然收到了520件“黑石号”上的长沙窑精品)认为,长沙窑经营客户理念超前,为了扩展海外市场,晓得根据客户的需求或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
譬如长沙窑的外销产品,就不像内销一样有那么多诗文,它搞一些外国人看得懂的外国女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