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价格一路飙升?它有何背景和优势?近几年市场发展态势究竟如何?如何选择民国瓷器的精品?民国瓷各类器物在造型上更加规范时代交替的产物从1911年辛亥革命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这段历史时期全国各地生产的各类瓷器,被人们统称为“民国瓷”,这一时期也是瓷器的萧条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导致民国瓷时代特征不够明显,风格上与晚清官窑瓷器大相径庭,生产的瓷器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都不如从前。从生产看,民国时期的瓷器生产与明清不同,具体表现在:明清时期景德镇窑一枝独大,而民国时期地方官窑竞争力有了明显提高,虽然景德镇窑仍是行业龙头,但还有一些官窑颇受人们青睐,比如广东石湾窑、福建德化窑、唐山窑和河北彭城窑等都各有特色;明清是以传统手工业作坊为主要生产方式,而民国时期则向现代机械化生产方式转变,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所以民国瓷器各类器物在造型上更加规范;从制瓷技艺的传授来看,明清是师傅带徒弟方式,而民国时,由于各地先后开办瓷业学校,使得瓷业生产的技术力量源源不断,从而促进民国制瓷业的发展。从瓷器市场收藏角度来看还属于低潮期,长期以来,民国瓷器不被人们重视,难登大雅之堂,但随着收藏热的不断升温、明清高端瓷器资源的日益减少,瓷器市场需求的多元化使得民国瓷器的价格持续走高,市场行情不断上扬。最近5年每年整体涨幅达到20%风云变幻的市场曾经是拍卖会附属品的民国瓷,如今已然成为各大拍卖会的主角之一。据不完全统计,从2001年到2012年,民国瓷的成交价格超过100万元的有54件,50万元到100万元的有56件,20万元到50万元的有251件。据专家统计,在最近的5年里,民国瓷器每年的整体涨幅达到20%。比如2007年1月在中国嘉德拍卖会上,共推出60多件民国瓷器,其中一件高19厘米的民国汪野亭的“粉彩山水方笔筒”,估价仅为3.5万元到5.5万元,最终以25.3万元成交。中国嘉德2012年春拍上“八友遗珠——二义草堂”民国瓷画与现当代艺术陶瓷专场,何许人一件高17厘米的“踏雪寻梅粉彩瓷瓶”以172.5万元成交,同样价格成交的还有另一对田鹤仙的高24.5厘米的“白梅粉彩对瓶”。可见民国瓷中的精品价格已经逐步跟随明清瓷器。如图表一:从近年来的成交价格前6位我们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