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万~3万元,如果既白且相对滋润,价格就在5万~6万元之间,均与去年价格没有差别。至于1万元以下单价的低档和田玉成品,价格反而下跌,拇指大小的青海料玩件可以300元成交;开价3000元的青海山料手镯,经砍价降到了2000元。也就是说,同样是和田玉手镯,高档产品与低档产品的价格差异能够达到750倍。荔湾广场的一位档主林老板向本报记者透露了内情:“中国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和田玉,目前在荔湾区一带的商场中几乎绝迹了;台面上摆的多是俄罗斯、中国青海产的和田玉(和田玉是地质学名词,并不是出产地名词),受地理条件限制,后两个地区的籽料非常罕见,绝大多数都是山料,很少能加工成高档成品。为此,高档产品就显得物以稀为贵、价格继续上涨。而低档产品受礼品市场不景气的影响,价格出现了松动。”二手交易:而与高档和田玉众人追捧的境况相比,中低档玉石的回购也始终是个大难题。二手珠宝交易,最便捷的场所就是拍卖会。但记者从若干家拍卖行了解到:和田玉成品的成交率并不高,受欢迎程度不如翡翠。广东公正拍卖行董事长谭练告诉记者:“老百姓手里的二手和田玉,只能卖给散客,不可能有企业或机构来竞拍;只有光鲜靓丽、性价比高或比较高档的产品才可能成交,几千元、一两万元起拍的标的,外观不可能太好,基本没见过成交的。”此外,珠宝商代售也是一条途径,但成交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除非是中档原料石,而非成品首饰或玩件。最后,收藏家协会、宝玉石协会等机构常有会员活动,会员彼此之间常有藏品交易。但广州藏家梁先生告诉记者:“老藏家对于玉石的品质有较高的要求,十几万元、几万元的普通藏品很难入眼;而且,对于新入行或还没有入行的‘菜鸟’,我们也不可能收购他们手里的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