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高古瓷收藏升值潜力巨
下一主题:土耳其馆藏的元代青花
那时候,市面上有什么时髦的玩意儿出来了,总是最先摆到碗窑的集市上,因为只有这儿可以最先流行,也只有
这儿才有有钱的主顾。
这儿的窑主是有钱人,他们建的房子也考究,现存的村中央的清代陈氏故居,便可见一斑。
房子是吊脚楼,整座建筑未曾使用一枚钉子,结构严密,古朴、美观,是浙南古村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窑主的钱都来自烧出的陶瓷品。据《民国平阳县志》记载,1923年,蕉滩碗窑年产值约银元8万,产品除销往温州各县外,还远销江苏、安徽、山东、台湾等地。村中人为制陶挖高岭土,挖光了两座大山。
碗窑村的窑场有18条之多。现存的老窑场属于浙江古代龙窑,建于清代,层层叠叠,有十二层。窑多产量大,自然需要大量的制瓷人手,于是在清末的时候,外地到碗窑打工的便有一千多人。
当年的碗窑村的热闹远不是我们现在可以想象的,这从它的保存至今的清代三官庙中挂着的戏牌子便可看出。
那块木制的戏牌上密密麻麻地写着48出戏名,从第一出的“赵子龙长江救主”到第四十八出的“王俊获金”,各地的戏班子轮番上演,一个月都不会演重。
长明不灭的天灯竖在三官庙旁,正照着对面的古戏台,人影瞳瞳中铸就了碗窑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