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购藏讲究真精新 鉴别真伪须考察笔墨入手
发布时间 2014-05-01 浏览 49479 次
品了。

  然而,有些鉴藏者在以“精”为“真”中,还往往将尺幅大、画面繁密、青绿重彩、工笔双钩之类的作品当作“精”的条件,这些与过去鬻画润格中以画件尺幅的大小、画科的不同、内容繁简等论值类似。殊不知有不少作伪者就是以此来迎合这种心理,达到牟利目的。因此,在书画鉴别中以“精”为“真”的认识是颇为不当的,它不符合书画鉴别的辩证法。有关书画真伪与好坏的关系,在鉴定界历来有这样两句话:“真的不一定好,假的不一定坏”,说明了“精”与“真”的辩证关系。

  因此,从事书画鉴别,首先是辨其真伪,然后才能评其优劣。否则,如一件作品看上去画得好,但却是伪作,那么所谓的“精”也就没有了意义。又如有些作品尽管草率疏简,但确是真迹,因不“精”而认为是伪作,这也违背了客观事实。所以评判一件作品艺术上的优劣,必须在对作品真伪鉴定之后,再根据作者的特长、风格演变等作具体的考察、比较,然后作出评判。诚如谢稚柳先生在《论书画鉴别》中称:“在真的尚未判定之前,批判优劣的阶段就还未到来,两者之间的程序,批判优劣,不可能不在认识书画真伪之后。”如果将两者的程序颠倒的话,就不免会产生错误。

  当然,在书画鉴定中也需要以作品的艺术水平,作为鉴定的辅助依据。鉴别真伪只有通过对作品本身的笔墨来认识,因为“绘画之至是风格,形成风格是一幅画的整体,形成画的整体是技法,形成技法的是笔墨”(谢稚柳《鉴余杂稿》)。由此可见,鉴别真伪必须从考察笔墨入手,并通过对作品的时代风格、特征等来鉴别,惟此才能做出符合客观事实的结论,在确保“真”的前提下再来求得“精”和“新”。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