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玉龙纹的鉴定 (上)
下一主题:如何鉴辨传世古玉
集中清查文物
北伐成功之后,故宫博物院已成为政府的一个正式机构,博物院应当做的工作自然可以展开了。
我被派的工作仍是集中玉器。
在谈集中工作之前,我们应当先谈一谈故宫文物保管情形。
故宫里的房子,都是由南向北成行地排列。中间的一行,被称为“中路”,南端是午门,以次是太和门,然后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称三大殿,这是所谓“外廷”,民国初年,已经划归内政部古物陈列所了。
再往北行,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是所谓“内廷”,以下便是御花园及钦安殿了。
以上这些地方,外廷三大殿,等于是礼堂,是举行各种仪式的地点,内廷三大殿是皇帝的办公室,他在乾清宫办公,印玺就存在交泰殿,围绕乾清宫那些配房,是大臣们的办公室。
这些地方,除乾清宫东暖殿有不少文物之外,其他地点,很少文物。
文物都集中在内东路及内西路,这里是皇室的住所和库房。库房的文物,不分类列,分存在柜架上;住所的文物,与民间一样,有的陈设起来,有的收藏起来。
文物集中就是要把分存各地的文物,分类集中起来。例如“敬事房”就划归玉器库房。
我们古物馆,成立了三个审查委员会,是铜器、瓷器、书画。别的审查会不能成立的原因,是当时玩古董的人多,研究古物的人少。玉器在当时是热门古物,玩的人也最多,竟请不到一位审查委员。
我们经管集中玉器,虽没有成立审查会,经手的人,却不时地研究。例如故宫所藏两件著名的圭,那时为要展览,卡片上不能不写出它们的时代来,才由馆长请来一位玉器收藏家替我们鉴定。他一口断定是西周的作品,我们并不相信,因为我们看得多了,西周时代不会有这种纹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