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寻茶晚 订制你的初夏茶文化之旅
发布时间 2014-05-20 浏览 50751 次
无不及。随杭州雷迪森龙井庄园的老茶农们亲手体验炒制龙井。一口分量十足的大铁锅,抖、带、挤、挺、扣、抓、压、磨各种手法在茶农师傅手下循环往复,隐约间还有茶香扑鼻。学着茶农师傅的模样架势十足地尝试起来,方知这炒茶看似简单但手下的力度与火候却都极为讲究。

  想要品到色绿、香郁、味醇、形美的龙井,泡茶的技艺更是博大精深。茶具的选择与摆放、茶叶的上中下三种投法,从润泽茶芽到悬壶高冲,再辨识香气,品评其间滋味,一举一动,一张一弛都是获得一杯好茶的必经之路。

  龙井的清醇之味犹如杭州,清净却又大有玄奥。采摘、烘焙都一一体验之后是该坐下来一品这辛勤的成果了,品一杯龙井之余,在雷迪森龙井庄园还能一尝独特的龙井糕点,饮与食的结合之下,更是清新醇厚,齿颊留香,那甘泽润喉的舒适,亦如杭州的灵秀美景值得每一个人细细领略。

  主角:普洱茶

  订制地@云南普洱、版纳地区

  陈香悠悠

  “越陈越香”是人们对普洱茶的通常描述。普洱茶就像巴黎女人,少女时代并不出色,但30至35岁以上就开始比西班牙、意大利同龄美女胜出一筹,一直到成为老太太依然遥遥领先。好的普洱茶有清鲜淡然之香,如深山老林、广袤草原之气,无扑鼻之香,却自然和谐,让人舒适。

  水土·采摘

  云南是世界茶树的故乡,普洱茶就是用云南特定区域的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制作的。古六大茶山如今已经有所变迁,现在盛产普洱茶的山头大多集中在普洱和西双版纳,连绵的大山里,三五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野生乔木古茶树与周围的凤凰树、重阳木、香樟、樱花树、天竺桂等相伴而生,吸收天地灵气。

  坐拥万亩古茶树的普洱澜沧县景迈茶园是现在很有名的茶山,茶树是由布朗族的先民一千多年前栽下的,春天或秋天收茶时去那里旅游很值得:茶树参天,采茶工时不时爬到树上采茶,老茶树纹丝不动,“身体素质”非常好!茶树林里清香扑鼻,鸟鸣清脆,还能不时发现树枝上寄生的“螃蟹脚”,那是只有老茶树上才有的。

  普洱茶是大叶种的茶,哪怕最小最嫩的鲜叶,也比龙井不知道大了多少倍。普洱茶加工好后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转化,每年味道都有不同,甚至不同的天气下泡出来的味道都有微妙差异,这是其他茶叶所不具有的神奇生命力。

  故事·文化

  普洱茶历史非常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就已经献茶给周武王,只不过那时还没有普洱茶这个名称。元朝时有一地名叫“步日部”,由于后来写成汉字,就成了“普耳”(当时“耳”无三点水)。明朝,茶马市场在云南兴起,来往穿梭云南与西藏之间的马帮如织,在茶道沿途上,聚集而形成许多城市。以普洱府为中心,通过古茶道和茶马大道极频繁的东西交通往来,进行着庞大的茶马交易。蜂拥的驮马商旅,是云南地区留存下的最亮丽光彩的历史画面。

  普洱茶的独特风味,还与古时候的运输方式有关:普洱茶压制形成茶团后,按运输要求,包装入篓,运住外地。云南地处祖国边疆,山高水险,茶叶的外运全靠马帮牛帮,山路上耽搁的时间很长,茶在马背、牛背上长时间颠簸,日晒风吹雨淋,使其内部物质徐徐转化,导致普洱茶的色泽更独特透明、陈香风味更浓。

  工艺·茶味

  普洱茶按发酵工艺分为生茶和熟茶。普洱生茶是新鲜的茶叶采摘后经过杀青、揉捻、日光干燥、蒸压成型等工艺制成,然后以自然的方式陈放,不用经过渥堆发酵处理,做好后一般要等几年后开喝。老茶客多偏爱有年头的普洱生茶,尤其是夏天,生津止渴,滋味浓厚回甘,每一泡都有微妙变化,一年更比一年好。普洱熟茶则是采用渥堆工艺,经后发酵加工形成。爱熟茶的人爱的是它的那种温和丝滑的柔顺感,醇香浓郁,秋冬天喝着暖心更暖胃。

  初喝好的普洱时,时常会感觉背上微微发热,甚至有些出汗,老茶客称之为“茶气”,这是老树茶特有的,其他茶不会有这种反应。普洱一般每份能泡20次以上,茶味才渐渐淡去,那种滋味却能在舌尖停留一天,这时你就会知道什么叫做“回甘”。

  普洱茶不娇气,存放时只要不受阳光直射、阴凉通风,远离其他气味浓厚的物品或环境,例如香皂、蚊香、樟脑丸及厨房、卫浴等即可。对于即将饮用的茶饼,老茶客们有一套“茶气调和法”:将茶饼整片拆为散茶,置入半斤、一斤装的陶罐中(勿选不透气的金属罐),静置半月后即可取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