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恒信珠宝有限公司销售部的刘岩女士介绍说,珠宝行业一般将翡翠分为 A、B、C三个真假等级。“A货是指以天然翡翠原石为原料制成的饰品;B货是把(品质较差的)翡 翠放在强酸里面浸泡,浸泡很长一段时间后就可以破坏它的结构,把里面脏的东西洗掉。然后放在真空的状态下注胶,来提高翡翠的透明度。这样它的价位就能 高很多;C货的绿色是人工染进去的。有的几十块钱的原石,(经过)酸洗、注 胶、染色之后能骗(那些)不懂的人,往往能卖到十几万(元人民币)。”
专家介绍说,如果翡翠B、C货的处理手段并不高超的话,那区分它的真假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有一个10倍放大镜就够了。这是因为翡翠是由很多小 矿物颗粒组成,这些颗粒有粒状、纤维状、长柱状、短柱状等多种形状,它们呈互相镶嵌的排列。观察这种结构是行家肉眼鉴定翡翠的重要依据。在放大镜下观察经过人工处理的翡翠,可以明显地看出其结构已经被破坏了,在小矿物颗粒之间还填充有树脂和染料。然而随着翡翠市场的升温,造假者的手段也越来越高明,有人甚至用激光仪器进行染色。这样一来,仅凭肉眼和经验要想分辨出翡翠产品的优劣是很难的,真正要确切地鉴定还得借助于科技仪器。
中国地质博物馆研究员张英军先生有着20多年的翡翠鉴定经验,他向记者介绍了一种最简易的翡翠鉴定仪器。他说:“二色镜是一种鉴定翡翠的仪器。镜子放在(需要鉴定的翡翠)上面,(当 你从二色镜中看时,会发现经过)染色的(翡翠)就变成棕褐色的了,没染色的 (翡翠)还是翠绿色。这只是一种仪器,鉴定翡翠的仪器还有很多呢。”
随着玉石行业的蓬勃发展,近年来,中国的玉石鉴定机构不断增加,全国已有60多家国家认可的玉石鉴定机构。这些机构有专业的实验室和检测仪器,可以出具权威的鉴定证书。同时,为了向消费者普及玉石的鉴定知识,中国有关部门还定期举办玉石知识系列科普讲座,并向民众提供免费的玉石鉴定及咨询服务。专家提醒说,在购进翡翠等玉石饰品时,不应全凭经验和眼力,而是要尽可能 地寻求专业玉石鉴定机构的帮助,以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