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白充填着色处理翡翠鉴别
发布时间 2014-05-22 浏览 49960 次
隙在充填处理过程中常呈延伸性较好的带状构造。其形态特征与裂隙本身的力学性质有关,如弯曲状宽窄变化不一。延伸的一般为张性裂隙,呈平直状方向稳定的多为剪性裂隙。这些裂隙经B处理后均明显变宽,呈现为下凹的沟谷。随着时间的推移,裂隙区越来越明显。

b裂隙边缘矿物颗粒在酸蚀时容易脱落形成各种不规则的洼坑和保留下来的张性颗粒角砾构成的参差不齐形态,极易辨认。

c裂隙往往是充填聚合物最集中的地方。它们与裂隙两壁的接触面因物相不同,呈不规则的面状构造。聚合物内往往可以见到圆形气泡。

3、结构特征

充填处理翡翠的结构通常产生很大改变,由原来紧密镶嵌交织状变成松散支离,局部严重者成砾状和基质胶结特征,主要集中在浅层。

a矿物晶体酸蚀后不同程度的圆化,原自形至半自形晶体或不规则形晶体的边棱角在酸蚀去杂过程中受到严重的破坏而改形,晶体形态的圆化程度与处理程度正相关。

b 颗粒感减弱,翠性变小。

c 浅层矿物晶体之间由紧密镶嵌向松散分离。基质胶结明显。晶体的排列方向和颜色延伸的走向上不连续。

4、红外光谱。

高分子聚合物充填的翡翠通常在3000 cm-1附近有特征吸收峰,尤以3000 cm-1上方最有鉴别意义。但红外光谱对用无机材料充填的翡翠无显著效果。

增色翡翠的鉴别

翡翠贵重在于多姿多彩和亮丽的颜色,也是评价翡翠最主要的参数。所以翡翠的着色处理很早就已出现在市场上。着色方法一般有:染色、浸色、局色、全镀膜和辐射加色。市场上习惯称为C货翡翠。染色、浸色、局色和充填着色处理的翡翠的颜色往往集中分布在裂隙、晶隙中,在透射光暗场环境呈丝状分布极易观察;镀膜翡翠一般在无色翡翠外部用绿色透明胶质薄膜外镀,市场上也叫穿衣翡翠,刚做好的镀膜翡翠颜色均匀,表面光洁,有一定的欺骗性。但在放大后表面无翡翠的特征,呈蜡状光泽,有时可见胶膜与翡翠之间未粘合的部位。折射率往往偏离1.66。镀膜翡翠随着时间渐长,呈片状脱落,表面划痕累累,光泽暗淡,易鉴定。辐射着色翡翠颜色表面均匀,呈片状、斑块状,与天然翡翠较易鉴别。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