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与中华瑰宝亭文化
发布时间 2014-06-04 浏览 50751 次
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宴饮。”又有李白诗句“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说明该亭有聚会、游赏、送别之功用,略具游赏性质。

  唐朝是我国园林的全盛时期,建有大量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及许多私家园林。亭在唐朝已普遍应用在园林中,不论是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以至公共风景名胜地中均建有园亭,成为不可缺少的建筑。

  在长安城北有三苑:禁苑、西内苑和东内苑。《长安志》云:“禁苑在宫城之北,苑中宫亭凡二十四所”,而其中亭就有18座之多。亭在唐朝园林中不仅数量多,而且规模庞大。如可赐宴百官的曲江亭、鸿胪亭以及歌舞作乐的沉香亭等。兴庆宫是唐朝重要宫苑,也是唐玄宗李隆基听政之所,宫苑壮丽,因其宠妃杨玉环酷爱牡丹花,便在苑中龙池之北,用沉香木构筑沉香亭,周围遍植各色牡丹。据史料记载,沉香亭的形式为:重檐攒尖顶,方亭,面阔三间,有台基及栏杆,正面有踏跺。从现存西安碑林的碑刻中可见到兴庆宫沉香亭的形象。现有的沉香亭是新中国成立后重建的。

沉香亭

  沉香亭,位于兴庆宫内龙池东北方,和沉香亭有关的主角有:盛开的牡丹花,红紫的、浅红的、通体透白的,还有当朝的天子李隆基,有倾国倾城的杨玉环,有吹拉弹唱样样精通的艺人李龟年,但是最闪亮的主角非诗人李白莫属。

李白是飘逸的,甚至连他从哪里走来都众说纷纭。有人说他从“平沙莽莽黄入天”的西域走来;有人说他从“蜀江水碧蜀山青”的四川走来;有人说他从齐鲁大地走来;有人说他从灿烂的星空上走来。

  那是在天宝初年的一个春天,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在梨园弟子的侍奉下来到沉香亭赏花。天子、贵妃、名花、歌手都已经在场,所欠缺的只是新词了。这时候李白来了。他是带着醉态来的。这种醉态曾经让杜甫赞叹不已“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也嗜酒,那怕囊中羞涩剩下的钱仅能买一斗酒,也要请朋友来聚一聚。但杜甫是循规蹈矩的,当由公家配发的马匹被收回之后他就不敢再去拜访友人,原因是“徒步翻愁官长怒”。

  在距离沉香亭不远的龙池南岸生长着一种紫色的小草,人们称它为“醒酒草”,如果有人喝醉了掐上一根小草让他闻一闻酒劲儿即时消散。唐玄宗没有让李白醒酒,同样精于诗文的玄宗知道醉中的诗人散发出的不仅仅是酒气,还有平时或多或少自抑着的才气。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三首清平调词字句之间自然的看不出刻意修饰的痕迹,这就是李白的诗风。他的不是苦吟出来的,而是从脑海中迸发而出,即便是这种并不能显示诗人的才华,更带有一些媚意的应制,诗也保持着诗人固有的风格。

  能够得到天子的赞赏当然是一种荣誉,但得到赞赏并不意味着就会得到官职。在唐玄宗心目中李白只是一个诗人,那怕是一个优秀的诗人。官员有可能成为出色的诗人,但诗人并不一定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官员。诗人有他自有的性格,越是优秀的诗人,这种性格就越显出诗人“固穷”。

  李白写出的好诗是不受束缚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入海不覆回”,是不受束缚的“西岳峥嵘何伟哉,石作莲花云作台”是不受束缚的“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是不受束缚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他是不受束缚的。有着这种诗风的人是不适合做官的,为官的人束缚太多,连用半生精力追求仕宦的杜甫都说:“不做河西尉,凄凉为折腰。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

  李白走出了兴庆宫,走出了长安城。若干年后,大江之畔采石矶上,李白看到了江水之中那明月的倒影,他想到扶摇直上的大鹏,那大鹏展开双翅飞向九万里高天……

  想沈香亭北繁华歇

  辛弃疾 《贺新郎·听琵琶 》

  凤尾龙香拨。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风月。最苦浔阳江头客,画舸亭亭待发。记出塞、黄云堆雪。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宫殿孤鸿没。弦解语,恨难说。

  辽阳驿使音尘绝,琐窗寒、轻拢慢捻,泪珠盈睫。推手含情还却手,一抹梁州哀彻。千古事、云飞烟灭。贺老定场无消息,想沈香亭北繁华歇。弹到此,为呜咽。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