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诗词—纳兰性德:《于中好》
发布时间 2014-06-07 浏览 51628 次
伤情却是无从画出的。李贺《答赠》诗:“沉香熏小像,杨柳伴啼鸦。”按,李诗中“小像”本当作“小象”即象形熏笼。然李诗讹误许久,遂成“画像”之典。容若将顾贞观《南乡子》中句:“无计与传神,小像沉香只暗熏。”化在为他送别所写的词中,更显得两人亲切交厚。

  5)“一片”句:高蟾《金陵晚望》诗:“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此句谓虽然赠给顾贞观小像,小像不能传神的画出他的伤心和不舍。即使有丹青在手,也减免不了友人之间的思念之情。

【赏析】

  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顾贞观以母丧,南归无锡,时值秋雨,纳兰为好友写了诗词相赠,除本篇外,还有诗《送梁汾》、词《木兰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等,皆极尽深情地表达了诚挚的友情和一往情深的伤别之意。

  上阕首两句写送别的情景和因离别而生的感慨,次两句则以虚景入手,写出了昔日两人相交的种种亲密情景,灯前共听雨,同看雪后山。容若由想到离别后两人各自在灯前独坐听雨的愁苦,回忆起当日与梁汾一起同看雪后山的亲近知心。下阕是容若对好友的嘱咐和叮咛,并约归期,足见诚挚依依。结句化用名句做结,语直意曲。更使全词情绪转合之间,恰到好处。

【关于作者】

  纳兰性德是清初著名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 "清词三大家"。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州正黄旗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幼好学,经史百家无所不窥,谙悉传统学术文化,尤好填词。康熙十五年(1676)中丙辰科二甲第七名进士,时年二十二岁,后授干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武官正三品。随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况。康熙二十四年(1685)患寒疾去世,年仅三十一岁。纳兰性德去世后葬于北京海淀区上庄皂甲屯。

  在短暂的三十一载生涯中,纳兰着有:《通志堂集》二十卷(含赋一卷、诗词各四卷、经解序三卷、文二卷、《渌水亭杂识》四卷),《词林正略》;辑《大易集义粹言》八十卷,《陈氏礼记说补正》三十八卷;编选《近词初集》、《名家绝句钞》、《全唐诗选》等书。  

  而今流传最广的是其词。24岁时,纳兰性德将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后更名为《饮水词》,再后有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2首,编辑一处,名为《纳兰词》,再后世将逸散在其友人著作中的纳兰作品汇整,纳兰词现存世349首。

纳兰性德十七岁时娶两广总督尚书卢兴祖之女卢氏为妻,伉俪情深,不期婚后三年妻子亡故,赐淑人,后诰赠一品夫人。继娶官氏,赐淑人。其有妾颜氏,后又纳沈宛。沈宛,字御蝉,浙江乌程人,着有《选梦词》。

  纳兰姓起源:纳兰是金代女真“白号之姓”中皆封广平郡的第二大支系三十个姓氏之一(又称"纳喇"、"那拉")。 满洲叶赫地区的纳兰氏,始祖本是蒙古人,姓土默特,后来,灭了女真的纳兰部,占其领地,遂以纳兰为姓。

  后举族迁至叶赫河岸,号"叶赫国",地处今吉林省梨树县叶赫满族镇一带,后人称此支纳兰氏为叶赫那拉氏。 明初时满族的前身女真族,分三大部:建州、海西、野人,叶赫部为海西女真的一部分。部族首领金台什,继兄之后成为贝勒,其妹孟古,于明万历十六年嫁努尔哈赤,生子皇太极,即其后的清太宗。

  因而,纳兰氏族与清皇室有姻戚关系。但是,这并不能阻止努尔哈赤为统一女真而进行的兼并战争,万历四十七年,努尔哈赤攻伐叶赫,金台什战败后自焚未成,被绞杀,其子降,后授三等副将,其族世袭佐领,为后金及清王朝屡立战功,为满洲八大贵族之一。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