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茶叶专家--胡伟清介绍
下一主题:谁是第一个人工种植茶
在斗茶时,他提出:“视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绝佳。”并着重论述了茶色与盏色的对比效果。茶色尚白,而白的对比度最大的就是黑色,用绀黑的兔毫盏,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显示茶色之白,显示黑白变化层次的丰富性,这两种朴素的色彩如同纸和墨一样,通过斗茶者的手,显现出奇妙的变化,造成了一种阴阳交替、虚实相映的抽象艺术的审美意境。
他还强调求真。真是美的基础,《茶录》十分突出地求真色、求真香、求真味。如前所述茶色以白为贵,其实就是以显其真色为贵,灸茶就是为了显其真色。蔡襄说:“茶或经年,则香色味皆陈,于净器中,以沸汤渍之……若当年新茶,则不用此说。”灸茶是为了“发新”,新,便是茶之本色,宋代有“茶贵新”之说,从艺术和审美观来看,就是“贵真”。此外,蔡襄还提出要有“真香”,即茶叶本身的香气。宋代之茶,特别是贡茶,多掺以龙脑(即冰片)等,以助其香。但蔡襄反其道而为之,“皆不入香,恐夺其真”。此观点对后世饮茶观影响甚大。
因此,与其说《茶录》是茶叶技术的专著,倒不如说是一部茶艺专著更为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