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艺术有如音乐、绘画、舞蹈、文学般,是艺术项目中的一环,然而30年来我们尚未将它明显地呈现,也未培养出足够多的可以欣赏这项艺术、享受这项艺术的群众。我们要调整茶文化专业的课程安排,设置茶文化科系的学校要将茶文化与茶叶加工、茶树栽培等科系的学习重心分开。茶文化是以“成品茶”为核心,包括了泡茶、识茶、奉茶、品茶、茶具。围绕着核心的第二圈才是制茶、茶席、茶会、美学、思想,第三圈才是插花、音乐等艺术、茶文学、茶史、他国茶道。如果将制茶、种茶的课程安排得太多,如果将茶艺歌舞视为茶文化的主体而安排了许多舞台的课程,就是没捉住茶文化的重心。
两岸茶企应组建联盟
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林肇阳认为,两岸茶业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合作:
强化现有交流平台功能性。在物料方面,透过现有两岸茶业交流会、展销会中建立两岸茶企负责人对话机制,建立定期茶叶交流市场。在人员方面,透过双方公协会组织交流平台,集思广益,汇集两岸茶叶产、学、研专业人员,研发茶类新品种,交换资源,分享研发成果,共同推广,使广大的茶叶从业人员直接受惠。
共同开拓茶叶国际贸易市场,共同研拟制订各类茶产品国际技术与质量规范,例如红茶、乌龙茶的规范,彼此共同遵照执行,破除贸易障碍,彼此互利互惠。
鼓励两岸茶企组建联盟;台湾茶企都是小而美,但在文创开发、机动应变、食安监控,经验传承、经营管理模式上皆有突出表现,应再进一步结合大陆现有中大型茶企在体质上与资金上的优势,相互交叉持股,优势互补。两岸茶人还应相互观摩学习,精益求精,为中国茶展开新的一页。
加速串联两岸茶企的电子商务,无论是C2C、B2C、B2B2C,都是充满着无限商机,为了网络时代的来临,更应满足消费者的生活习惯;扩大和深化茶叶深加工及茶与中草药结合技术,两岸茶产业才能迎来更新的、巨大的发展机遇。
加强茶文化与茶艺交流。随着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及传统茶文化的发展,茶文化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为基础,茶文化逐渐演变成一个结合现代多元文化思潮的创意产业,衍生出多层次、多角度的子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