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瓷器作伪与辩伪间的基
下一主题:郎窑釉瓷器的鉴赏之我
二、在釉下紧贴胎体处布满细纹片,俗称“苍蝇翅”。用10倍放大镜细看,在釉面上可见密集细小的小点点,我想这也许是在高温烧制过程中,由釉内小气泡所形成。
三、在器底近足处有一圈不过足垂釉,俗称“郎不流”,但垂釉非常自然整齐,似有一种釉流至底足前曳然而止的感觉,厚釉处釉色加深,呈现深绿色。
四、圈足呈泥鳅背,内墙为内弓,底足内施白中闪青釉,低款青花双圈足见。
五、器内施青白釉,釉层较厚,无开片,其釉色与底足内白色闪青釉有较明显区别。口沿处有一圈明显粉白釉俗称“灯边草”。
这件绿釉苹果尊,从它胎体、器形、青花发色以及多种釉色都明显带有康熙瓷特征,可是目前基本上没有关于郎窑绿瓷器的详细介绍文章,专家们也极少提到,但我认为康熙绿釉与郎窑绿釉还是有明显区别的。在我藏品里就有一个康熙绿釉鼻烟壶,整个壶从口部至足际都施绿釉,釉层厚薄不均,并有多处漏釉点;釉色与郎窑绿基本一致,但釉下无细纹开片。
我历来喜欢单色釉,这件郎窑绿釉瓷苹果尊,于30多年前收藏,从实物口沿处看,它的“灯边草”工艺做法是:先在口沿挂白釉,再在外部罩绿釉,最后在尊内施青白釉,是分多次上釉完成。当然,由于官窑绿釉瓷是特定年代创烧瓷,我推测“灯边草”工艺也是在烧制过程中逐步改进、提高,达到完美。康熙郎窑绿釉瓷具有“苍蝇翅”、“郎不流”、“灯边草”三大特征,这是鉴定真品的重要依据。我相信随着上海古陶瓷学术研讨的深入探索,古陶瓷神秘面纱终将问世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