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砚:砚石产于河南省济源市王屋山天坛峰下的盘谷泉畔。天坛砚始制于唐开元年间,已有1200年历史。天坛砚名品很多主要有青斑、红墩、天蓝、麦叶绿、柳芽黄、三彩、瓜籽石、子母石等十多种。色质细腻温润,坚而不脆,柔而不绵,色似琼瑶,声仅木鱼。天坛砚图案多以喜庆吉祥、历史典故等为题材。
金星砚:问世于公元317年。在陶渊明的故里江西庐山西南麓驼岭,盛产金星砚石。金星砚,石质坚硬,刚而不脆,柔而不娇。石中散嵌着粟粒大的金星,贮水长年不涸。受国内、日本、东南亚等地区的书法爱好者的青睐。
苴却砚:砚石产于四川金沙江的深山陡岩之中,开发于清代同治五年,苴却砚碧绿清洁,石质细润温坚,石纹绚丽丰富,发墨好。苴却砚石的种类很多,如“绿标”、“青花”、“冻”、“冰纹”、“云纹”、“水纹”、“火捺”等。
黄石砚:产于河南方城县的黄石山,黄石砚唐代时已名扬天下。此砚石质细腻,温润如玉,贮水不涸,易发墨,色艳可爱,声平有韵。黄石砚可分为紫色、凤眼石、青花、紫青色、青灰色等,其中以凤眼石和紫石为最珍贵。砚坚润细腻,发墨佳,贮水好,是文房佳品”。
贺兰砚:出于宁夏的贺兰山的笔架峰,由此峰采出的紫石,做成的砚石态莹润。在夹层中还出现石眼、玉带、银钱、云纹、眉子等,用它雕制的砚台,叩之如罄,叮之出水,易发墨不损毫,存墨不干。贺兰砚的制作要经过相石、平料、定型、凿石、设图、雕刻、抛光等诸多工艺,一方好砚要石工数月。
金音石砚:产于四川省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凤凰乡砚台湾,是当地独有的一种岩石。石质刚如金,敲击时铿锵有声,金音石由此得名。早在唐代,民间艺人就开始用金音石琢砚。金音石砚色泽漆墨,质地坚硬紧密。所磨的墨细腻,陈墨数月不干。
漆砂砚:扬州漆砂砚以木为胎,髹漆以生漆合配金刚沙,质轻下水不沉发墨而不损毫。漆砂砚的装饰雕刻十分精美,但是制作技艺曾一度失传,现在,又被重新研制成功。
松花砚:产于东北长白山下,为绀绿色松花玉石制作。松花石砚初制于明代,被清皇室定为“御砚”。砚石中含磷,火柴在上一划即可点燃。
各地出产砚台很多,以上是一些有代表性的传统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