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素描没有得到美术界应有的重视。在美术史上,素描一直处于一个非常微妙的地位。在欧洲,所谓的“素描”长久以来并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而基本上是艺术家——油画家、版画家、雕塑家开始正式的创作之前进行习作采取的最普通的方式,是一种草图或局部研究。19世纪,这一观念逐渐发生了转变。传统素描表现方式的流行,某种程度上使观者认识到画在并不耐久的纸质材料上的绘画同样具有丰富的艺术性,同样是完整的艺术作品。“素描”的审美空间逐渐为人们所认可。艺术家也开始有信心在素描作品上签上大名,将之作为与油画同样的单独艺术作品,素描从而也具有更为多彩的学术品格。
当素描在西方艺术界变得越来越重要,开始独立发展的时候,在中国,素描也给中国艺术界带来了新的意义。素描作品是当代中国绘画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犀利精确的图像、蜿蜒的曲线,刻意经营,生动的画法,特别能显出高超的素描能力。素描结构是立体的,不是平面的东西,他把人体解剖中的骨骼、肌肉都联系起来了。从构造上来描绘人的造型,所以用这样的观察方法表现出来的明暗、体积、空间,不仅准确,而且比较结实、有联系。素描观察对象要看形,不看颜色,要看黑白的一种造型,不是一种黑白的色彩。这就是从内在结构出发的观察方法,与对象的理解、观察都发生了变化。比较全面地了解素描,使我们对西方造型体系的基本原则有了深化。素描重视美学,强调线条优于色彩。2004年秋拍嘉德推出的叶浅予《素描(五幅)》成交价为24.2万元。2004年秋季香港佳士得上拍的常玉《裸女素描》成交价为16.47万元。2005年北京瀚海推出的吴作人《男人体素描》(1959年作)成交价为13.2万元。徐悲鸿《巴黎岁月(116幅选9)》(上世纪20年代作)在2004年瀚海以220万元的高价成交。广州嘉德推出的徐悲鸿《蒋碧微像》(1925年作)成交价为60.5万元。吴冠中作品在中国嘉德2005年秋拍的三件素描《人体素描(两幅)》(1990年作)成交价为30.8万元;《渔舟》(1985年作)成交价为20.9万元;《墙》(1990年作)也以19.8万元成交。中国嘉德2004年推出的吴冠中《素描(两幅)》成交价为27.5万元。
当代油画名家如靳尚谊、陈丹青、艾轩、王沂东等的素描作品价格攀升也较快。而国画家的素描作品同样精彩,如傅抱石、李苦禅、蒋兆和、刘继卣、黄永玉、石鲁、关山月、华三川、程十发、张仃、史国良、黄胄、范曾、戴敦邦等画家的素描作品。素描通过明暗塑造空间、体积、质感,使我们透过表面的光影认识对象,感觉形的本质和体块之间的联系,这是素描的特点。爱好绘画的朋友们千万不要错过大师的素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