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从玉沁纹的纵向和横向来看。如果是老沁老纹新工,老沁老纹的纵横纹一定会被切断或切开,寻找沁纹的切断和切开面就成了关键。先要看整个玉件的拐角处,除非是天然的拐角,否则一定有人工切割的剖面。注意看拐角的上下左右是不是沁色纹路浑然一体,左右自然,上下联片。如有断面或不协调的沁纹出现,就要小心判断是不是人工切割面了,浑然一体找不到人工切割沁色老纹的剖面才对。
现在最难辨别的是用老玉原形少工的仿古玉。很多造假者知道大家都在看工和沁的关系,所以就尽量的少用工,而且是在玉皮玉沁处几乎不用工,这样皮沁和工就没有关系了,这一招在仿新石器文化古玉中用的最多也最成功。造假的人四处去找合适的老玉料,通常都是籽料,如岫玉的河磨料。如果是圆形的料,就在边上无沁处跎出几道线来,做成一个乌龟样子,背上和腹部都是老皮老斑,再打一个象鼻孔出来,一件高仿的红山玉就成型了;如料是长柱形的,就打个对钻孔出来,外面全是老皮老沁,就是一件高仿的良诸玉了。
辨别老玉原形少工的仿古玉,除了细看那仅有的几道工外(通常这几道工都仿得很好),还要远看其神近看其形。先放远处,左右上下前后多看看,是不是神在形中?然后拿在手上近近地仔细看看,是不是形在神中?也就是说,远近都要一样的形神一致,如有不符,都要再三细细审核。
换句话说,形神的远近细看,就是鉴别老玉原形少工高仿品的最好办法。因为造假者无法顾及到形状规正,如头部过大或背部过长等等。古人造玉是一项很高尚很重要的任务,几乎都是给部落的首长阶层或英雄们做的,都是料有所选、形有所意、工有所敬、神有所求,决不会是随意乱来马虎将就的。记住这几句话,再回头看看很多高古玉,特别是老玉原形少工的仿古玉,真假就自然会有新的认识。
料有所选、形有所意、工有所敬、神有所求,再加一句,沁有所生,符合这五句话的古玉,都是好藏品,都是我们祖先的鬼斧神工的创造,这是辨别老玉新工的一条分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