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观赏性大理石的销售总体上可分成旧品与新品两大类,它们来源不同,进货渠道不同,区分标准不同,价格上存在差异。
旧品即所谓老理石屏,多出现在古玩商店和拍卖会上。古玩商店有以销售老理石屏为主的,也有的将其与木器家具或文玩杂项混杂一起零星销售。因档次和大小不同,价格各异,高者上万,低者数百。一些贩子有时将残破的老理石片切割后,去掉破碴儿,配以新座架,冒充旧制。在店里销售,对此买家要有所防备。
拍卖会上的拍品大都档次较高,以插屏、座屏、挂屏和带有大理石镶嵌的古典家具居多。石屏的价位既取决于理石片的品位和大小,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座架的年代、木质和做工。价高者达数十万无,低者数千元。在一次拍卖会上一,一件清代红木雕理石大座屏,通高208厘米,宽100厘米,体量硕大,形态庄重,在同类器物中稀见,理石片画面出峦起伏,层次分明,题为“碧谷云烟”。此屏标价5——6万元。另有一件民国时期的红木嵌理石插屏,通高60厘米,石片与座框均为旧物,惟因图案无特色且无款题,座框做工亦显一般,故标价5000元。这些老理石屏既为真货,不管价位高低,因其在古玩市场逐年减少,将来仍有增值空间。
新理石的销售有两种渠道:古玩市场有专营店,成批从大理进货,既供个人收藏,又批发给其他小店或古旧家具商店;大理石屏还分布在奇石市场,作为奇石的一个品类出售给买家。不管哪种销售方式,其行情不相上下。总的规律是,图案成景并特殊的,售价就高。一位专销大理石的行家告诉我:“理石片的价值不在方圆大小,主要在于画面,要有象形性,比如名山名水、名人形象、动物形象等,这样的石片价值较高,与一般的石片相比,价位往往相差不止一位两位数。”据说一件题为“孙悟空在花果山”的石屏竟卖了20万元,此片后来被博物馆入藏。
在一次拍卖会上,新大理石精品与古玩了画一起拍卖,其价位不分轩轾,有的甚至远高于一般的古玩字画。如一件高52厘米,宽25厘米,题为“无限风光”的座屏,因其与黄山酷似,构图绝妙,估价6000元至8000元。又如一件高61厘米,宽22厘米的座屏,题为“少女沐春”,画面活脱脱是一位妙龄少女的形象,此屏估价1.2万元至1.5万元。这些新理石屏本身并无文物价值,也没有在座架的选材和制作上占去多少费用,却能卖到如此高价,关键在于这些大理石片上的画面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而且是天然的、惟一的。这种自然天成、独一无二的特性决定了它的稀有性和不可再生性,而这又决定了它在藏石中高昂的价格。
从目前大理石市场上看,图案一般的新理石片价格并不很贵。笔者从行里得到的报价是:一块周长4米上下的石片大体卖到八九百元,周长2米上下的大体卖到二三百元,再小一些的也就卖到100来元了。如果再请店家为其配上做工不错的红木框子,做成挂屏或插屏,其价位则依次为1200元左右、600元左右、300元左右。这样的东西挂在家里比低劣的书画作品要高雅得多。有一点需要提醒藏家注意的是,有些大理石片的价位虽然定得不高,但并不意味它们的图案不佳。奇石的价值在于发现,对大理石美学价值的开掘也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眼看高一眼看低”的情况在所难免。常言道:“慧眼识真宝。”只要拥有一双慧眼,也能从看似一般的大理石片中发现其中美的内涵,找出别人看不到的“宝”,这大概也算是大理石购藏的“漏儿”和“亮儿”吧。
大理石也有鱼目混珠、碔砆充玉者。一些狡黠之徒为得重值,常在劣质大理石的表面伪造纹色,渲染景物,以图蒙混。据文献记载,大理石伪始于宋代,此后屡见不鲜。作伪方法大致是“用刀刮之”“以药填之为山、云、泉石”。这类作假之物若“以手摸之,有凸凹可验”。尤其是清代以来,大理石因开凿日久,其花纹多不完整,或颜色黯淡,不如匠人之意,而作伪者为使石面花纹完整、颜色鲜明,往往用生漆和以铜绿,填补于石面,有时或可乱真。有些晚清挂屏上的画芯原本纯粹为素白石,作伪者便用彩墨染出,这更属欺世之作。尤为难耐的是在石面上生刻猪狗人物,最显俗媚。
旧时还有一些伪作,其本身连大理石都不是,而是用别的石料经过填药、油炸等手段仿制而成。明代文震亨在他的《长物志》中记曰:“大理石出滇中,白若玉黑若墨者为贵。白微带青,黑微带灰者,皆下品。但得旧石,天成山水云烟如米家山,此为无上佳品。古人以镶屏风,近始做几榻,终为非古。近京口(今江苏镇江)一种与大理石相似,但花色不清,用药填之为山、云、泉、石。亦可得高价,然真伪亦易辨,真者更以旧为贵。”
鉴别大理石的真伪,首先要仔细观察石上前后及四周的花纹图案是否连属,是否浑脱自然。凡石上天然纹色深浸石之腠内,且前后连贯而无雕琢痕迹的,当为真品。如果纹色浮浅呆滞,断续而不相连属的,则多为伪造。尤其是四周纹色,作伪者往往忽略,颇可为燃犀之一助。
因旧大理石在加工过程中有“挼磨、提景”的环节,在挼磨、提景的过程中,匠人有时在图案上稍加点缀,此尚不属作伪。据大理石行家所言,旧时凡制取大理石屏,必先由有经验的人观山岩走势方可开凿取石,石材取下,要细察其纹脉,先最佳剖面以金钢砂锯成石板。继之以砺粗磨,使之略显纹理。再由精通画理的人,依宋元笔意,在石纹自然情势的基础上定酌剪裁,再用细石磨出山川云月之态。最后上蜡发光,使之润泽。以上整个过程,人的主观愿望始终贯穿其中,正是“未成曲调先有情”,尤其是最后的细磨工序,说磨不如说画,石上的每个纹路,都会随其手下动作的轻重出现枯润、浓淡的变化。石屏上的意境很大程度要靠磨者的艺术造诣来调整,故旧石屏上略有点凹凸是正常的。至于用刀刮刻、点药、涂漆的做法,如果只是为了弥补缺憾,只要能保持石纹原来的境界气氛,应属点晴之笔,并不为过。
鉴别老理石屏还得分辨上面的题刻铭文。清人阮元对大理石格外厚爱,常在石屏上题诗作铭,经他题铭的大理石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因此,后人在大理石屏上伪造阮元铭文者屡屡不绝,阮元铭也成了大理石的“品牌”,这使得后出理石不少假手阮元,故阮款石屏百中难得一真,对此藏家一定要心中有数。凡题字鄙俗、刻工卑劣而落阮元款题者,定非阮屏。另外,有些大理石屏原本并无款题,为增其值,今人故意在上面添刻老款,冒充旧制。尝见一红木灵芝纹扶手椅,椅背嵌圆形理石,石纹尚可,那“山中云雾”的篆书刻款却稚弱而又俗劣,一看就知是后人添刻。总之,大理石的天然纹色以及老石屏刻铭,俗手并不易仿得,只要细心观察,不难识破。
新理石屏虽少有作伪者,但有几个欺骗手法值得藏家警觉。一是将新理石作旧,配以座架,谎称家藏,在市面兜售,以骗取不谙此道者的钱财;二是将开裂的石片拼合起来,使之无任何痕迹,嵌入玻璃镜框内,买家不明真相,高价买进。笔者就曾上过这样的当,曾以400元买回一块半米见方的石屏,因石片图案景象尚好,准备重新镶嵌,不想取下玻璃一看,石片竟是裂的;三是将并不构成图案甚至归于建筑材料的石片,故意说成有特殊纹理,向买家游说,令买家相信其说。笔者也曾被石商打动,竟鬼使神差般的花200元买回一块无任何收藏价值的大理石片,想来总觉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