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称, 这座龙窑,陶器烧得既多又快、又透且省柴。
记者了解到,龙窑昔日以烧制缸、罐、壶、坛等日常用瓷器为主,使用的是传统工艺,一口龙窑一年可出产15窑左右,一窑最多可以烧制1万多件瓷器。
原良庆镇缸瓦窑陶瓷厂老厂长朱濡志介绍,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良庆镇缸瓦窑陶瓷厂可以生产缸、罐、坛、煲、盘、碗、壶、瓦、排水管道、烟囱等至少180多个品种,有的还远销东南亚地区。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陶器已不再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必需品,传承了数百年的民间窑火熄灭了,许多民间老艺人也已作古。
龙窑“生存问题”引起关注
走在如隧道般深邃的龙窑,让人有穿越时光隧道的感觉。
在龙窑周边,文物普查人员在采集的残存瓦片上发现,很多都印有“茶记”、“隆德”等商家记号,还有葬具小瓦棺材,其内敛着穿对襟唐装的陶俑,从这些陶俑身上,记者仿佛穿越时光,看到300多年前溯江来到南宁造窑,再漂洋过海远销产品的制窑艺人的身影。
“这些器物具有晚清民国时期的特征。”文物普查人员根据龙窑的材质和规模以及残存陶器的质地、型制特征,认为该龙窑为民窑。
当村民娓娓道来时,一些烧窑往事慢慢浮现。
根据该村一位制陶老艺人的口叙,其祖父由广东石湾窑迁居而来,龙窑建于清代雍正年间。清道光2年(1812年)文献记载谚语,“石湾瓦,甲天下”,文物专家由此推测,龙窑的营建年代应当在石湾窑兴盛之后,与村民所说的时间大致吻合。
如此说来,龙窑有着极深的历史文化渊源,那么,它是怎么产生的呢?
文化普查工作人员说,龙窑的制作,最初衍生于该村龙窑点火烧陶时的拜祭活动——“香火龙舞”,而据缸瓦窑村的老人传说,这是天上吉龙留给制窑人最好的礼物。
而今,因城市建设的需要,缸瓦窑村正面临着拆迁,龙窑的“生存问题”引起了村民和专家的高度关注,只有龙窑能留下来,才能生动、完整地保存这门古老的传统制陶工艺,并能激起人们对龙窑往事的无限回忆,他们期待能将龙窑完整地保护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