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其依山坡所建,由下自上,因窑身形如栖息于山坡上的卧龙,故而得名龙窑。
11月29日,在缸瓦窑村里的一座土坡上,记者看到了依坡斜建的这座龙窑,窑身有一小段已塌陷,但大部分窑床保存完整,可以清晰地看到窑壁和烧结面,弓形的窑背似龙身、投柴孔边的支撑似龙爪,恰似呼之欲出的活龙。
进入到窑体,记者看到该龙窑成一长隧道形窑炉,通长约40米,窑身外壁宽约3米,内壁底部宽约2.3米,高约2米。
那么,这么大的一个窑,是怎样烧制陶瓦等制品的呢?
记者注意到,龙窑窑身左右各开有不少宽约20厘米、长约30厘米的长形孔,当地村民说,这是投柴孔,每隔1.3米就设置一个投柴孔,原来设计有40对,煅烧产品的时候,就把松柴等燃料投入炉中。而要想烧出制品,最简单的产品也需要烧制3天3夜,一些精贵的产品,煅烧的时间更长。据文物普查人员介绍,为了防止高温产生膨胀而损坏窑体,在投柴孔边还筑有支撑柱。
一口窑年产15万件瓷器
这样一座大型的龙窑为何要建造,曾经给缸瓦窑村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
缸瓦窑村,顾名思义,该村的历史与制陶的有着道不尽的渊源。
走进缸瓦窑村,令人感觉仿佛来到了一个陶瓷世界,这里有用水缸、陶罐垒成的庭院围墙,随便敲开一户农家,装油盐、蓄水、存放粮食用的器皿都是陶瓷。一些村民,把烧坏的陶罐装泥土种上花草,摆在门前,则成为一盆盆别致的盆景。
在村道路旁,有用水缸围成的厕所,用水缸围起的菜园,房前屋后都有陶器的影子。 左旋肉碱价格润肤晚霜哪个好卸妆去角质产品哪个牌子好洗面什么去皱眼霜最好
缸瓦窑村制作陶瓷有一段来历。据传,300多年前,广东石湾镇制瓷师傅梁启圣和董七坐船沿邕江溯流而上,推销产品。当船泊于缸瓦窑村附近时,他们意外发现这里的泥土是制瓷的绝佳材料,而当地水路交通又相当顺畅。于是他们在这片荒草萋萋的邕江边上建窑制造陶器。
不久,他们又从广东带来一群技术娴熟的工匠,缸瓦窑村陆续有了定居的居民。
据介绍,村里原来有5座龙窑,有3座已完全拆毁,荡然无存,一座则被破坏比较严重。在当地村民的指引下,文物普查人员找到这座保存比较完整的龙窑。
据称, 这座龙窑,陶器烧得既多又快、又透且省柴。
记者了解到,龙窑昔日以烧制缸、罐、壶、坛等日常用瓷器为主,使用的是传统工艺,一口龙窑一年可出产15窑左右,一窑最多可以烧制1万多件瓷器。
原良庆镇缸瓦窑陶瓷厂老厂长朱濡志介绍,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良庆镇缸瓦窑陶瓷厂可以生产缸、罐、坛、煲、盘、碗、壶、瓦、排水管道、烟囱等至少180多个品种,有的还远销东南亚地区。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陶器已不再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必需品,传承了数百年的民间窑火熄灭了,许多民间老艺人也已作古。
龙窑“生存问题”引起关注
走在如隧道般深邃的龙窑,让人有穿越时光隧道的感觉。
在龙窑周边,文物普查人员在采集的残存瓦片上发现,很多都印有“茶记”、“隆德”等商家记号,还有葬具小瓦棺材,其内敛着穿对襟唐装的陶俑,从这些陶俑身上,记者仿佛穿越时光,看到300多年前溯江来到南宁造窑,再漂洋过海远销产品的制窑艺人的身影。
“这些器物具有晚清民国时期的特征。”文物普查人员根据龙窑的材质和规模以及残存陶器的质地、型制特征,认为该龙窑为民窑。
当村民娓娓道来时,一些烧窑往事慢慢浮现。
根据该村一位制陶老艺人的口叙,其祖父由广东石湾窑迁居而来,龙窑建于清代雍正年间。清道光2年(1812年)文献记载谚语,“石湾瓦,甲天下”,文物专家由此推测,龙窑的营建年代应当在石湾窑兴盛之后,与村民所说的时间大致吻合。
如此说来,龙窑有着极深的历史文化渊源,那么,它是怎么产生的呢?
文化普查工作人员说,龙窑的制作,最初衍生于该村龙窑点火烧陶时的拜祭活动——“香火龙舞”,而据缸瓦窑村的老人传说,这是天上吉龙留给制窑人最好的礼物。
而今,因城市建设的需要,缸瓦窑村正面临着拆迁,龙窑的“生存问题”引起了村民和专家的高度关注,只有龙窑能留下来,才能生动、完整地保存这门古老的传统制陶工艺,并能激起人们对龙窑往事的无限回忆,他们期待能将龙窑完整地保护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