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官瓷:紫口铁足 绝响天下
发布时间 2014-07-30 浏览 51608 次
终于在1984年试验成功,烧出

了一批仿北宋官瓷精品。

1984年6月18日,仿北宋官窑青瓷鉴定会召开,全国古陶瓷名家云集开封。那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会专家规格最高、阵容最为强大的鉴定会,几乎囊括了当时南北两派最著名的古陶瓷专家。

鉴定委员会由冯先铭、邓白、李国桢、傅振伦等34名专家组成,经鉴定,专家认为,恢复烧制的官瓷作品“釉色如玉,风格逼真,可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院等收藏的宋官瓷传世品相媲美”。

官瓷仿制成功,轰动中外。开封制瓷名家烧制的仿北宋官瓷,在国内外历届重大展览中,几乎囊括了中国陶瓷、中国工艺美术以及科技进步等全部大奖,先后获得国家工艺美术“百花奖”一等奖、国家新产品一等奖、国家科技贡献一等奖。

2001年“五一”节期间,国家文物局、故宫博物院在故宫举办中国宋代五大名窑真品暨仿品展,高菊德被聘为专家委员会委员,他烧制的19件仿北宋官瓷参加了展览,让中外游客大开眼界。

建设北宋官瓷文化景点

加快官瓷产业发展

北宋官瓷仿制成功以后,开封市涌现出了一批制瓷名家,烧制了一批仿北宋官瓷精品,但官瓷远远未形成规模化、产业化,未能给开封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11月22日,高菊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官瓷的宣传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在圈内,不知道官瓷的人没几个,但是在圈外,即使是在开封,知道了解官瓷的人也不是太多。”

在“开封三宝”(官瓷、汴绣、《清明上河图》)中,汴绣市场已做得很大,销售网点众多。《清明上河图》可谓家喻户晓,来开封旅游的人大多要捎一幅回去。

但是官瓷的市场目前很小,是一个非常“小众化”的东西,产量不大,销售点屈指可数。一口小窑,烧两个月的官瓷,就可以卖一年。烧多了,卖不出去,压在库里干着急。

高菊德希望有识之士能投入到官瓷事业中来,投入不多,二三十万元足矣,建一口大窑,建一个上档次的官瓷展示场所,就可以把市场慢慢打开,把影响打出去。

在开封市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期间,市政协委员任永国等就提交了名为《建设北宋官瓷文化景点》的提案。任永国等委员提出创建开封北宋官瓷文化公园,建立适宜官瓷生产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将北宋官瓷的制作、烧制、表演、销售、展览纳入其中,创造一个陶瓷文化的人文景观,使中外游客能亲临其境地体验、感受北宋官瓷的文化魅力,在提升开封文化旅游产品的同时,有力地支持、保护和推动官瓷产业的发展。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