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造成了部分川茶企业对电商渠道的布局进入了战略阶段呢?
记者采访多家川茶企业发现,从去年开始,因为受大环境影响,几乎所有的川茶企业今年都调整了产品结构,在推出的新品中,中价位产品显得尤为突出,如部分高档川茶品牌一改1000多元—3000多元/500克的主推产品结构,今年将产品价格重点确定在200多元-500多元/500克上。与此同时,在包装上几乎都摒弃了奢华风,大量采用环保型包装材质。市场的变化、产品结构的改变,推动了渠道的变化。茶商周先生告诉记者,现在茶商对茶叶销售处于迷茫期。价格高点的产品,团购市场越来越走不动了,中低价位的产品,不但竞争激烈,而且利润不高。
在团购、流通、专卖店等渠道处于调整、变局之时,销售额迅速增长中的电商渠道似乎给了川茶企业新的出路。景经理则认为,目前川茶企业经过多年的耕耘,传统渠道上的市场多半在川、渝两地,很难再有所扩大,而网络则给川茶企业展现了更大的市场空间。而黎靖博则发现,让茶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中低价位产品在网络上却广受认可。
电商化前景且行且观察
迅速增长的数据,在经济下行压力大的背景下,确实是一抹亮色。然而,川茶电商化真的找到了发展模式,路能越走越宽广吗?事实上,有些问题还未解决。
首先,毫无疑问,利润是企业和行业得以发展的核心。当谈到电商渠道的盈利情况时,多数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看好未来的盈利状态。川红茶业集团电子商务中心负责人景经理告诉记者,2013年,虽然川红电商渠道销量增长迅速,但是没有盈利,今年预计会盈利。“为了引导消费者在浩瀚的电商平台上进入我们的旗舰店,我们付出了很大的推广费用,而我们的产品价格却不能高。”不过,景经理认为,前期的推广投入是必须的,当消费者转化成固定会员后,推广费用可以降低。
其次,有行业人士谈到,川茶企业之于电商渠道,其目标消费者并非是无限扩大的。爱喝茶的人,普遍在35岁以上,对茶的品质要求较高,一般是品鉴后才会购买,这个习惯电商渠道很难满足。最喜欢网购的25岁左右的年轻消费者则更喜欢购买饮料等饮品。对于茶叶电商的爱好者,应该锁定在拥有一定阅历的上班一族。专家认为,对消费者的研究应该更加细化,不要认为电商渠道就拥有了无限消费者。
再者,电商渠道需要怎样的产品,这一点也是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记者点击川茶企业在天猫上几乎所有的旗舰店发现,大量企业依然将线下产品放于线上进行销售,包装、价格等均一致,只是选择了价位较低的产品。不过,这些旗舰店内呈现出的则是冷清的状态。而有部分企业则开发出了针对这一渠道的规格较小、包装时尚简约的产品,并有不间断的促销活动刺激购买,显然,这类店铺活跃度明显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