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石,顾名思义,观是观看面视、直观感觉,属于感官层面;赏是欣赏领会心灵感悟,属心智层面。由观到赏,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识过程,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认知过程。
下面介绍一些古人玩石典故,佐证悠久灿烂的赏石文化:
——先秦 观赏石的赏玩收藏史应该说是相当悠久的,至少是与文明时代同步的。当先人们产生爱美收藏观念和对自然的敬畏和财富崇拜观念时,便揭开了观赏石赏玩史的序幕。1955年在南京新石器时代北阴阳营的文化遗址(距今五六千年)发掘出的随葬品中有不少纹彩斑谰的雨花石,这大概是观赏石收藏赏玩史最早的一页了。
春秋战国时代,当时的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中,明确提出了各地名山所产观赏石,其名目众多,计有珉石、美石、婴石、采石、文石、硌石、怪石、磐石等。在另一部较为重要的著述《尚书》的《禹贡》篇中,甚至提到奇石已作为地方贡品上缴中央,如青州有“铅松怪石”、徐州有“泗滨浮磬”。作为一种真正意义的收藏赏玩,起始于魏晋,成熟于唐宋,它是由文人士大夫倡导的。
——魏晋南北朝 魏晋时代,许多文人学士因不满现实政治而又无力抗争,受到老庄思想的影响和启发,隐逸于山林之中,寄情于泉石之间,自然山水树石便成为其朝夕相处的伴友了。所谓日久生情,奇石的那种超俗拔尘、孤高贞洁的形象引起了他们内心深处的共鸣,日渐成为其观玩欣赏的特定对象。如晚唐画家孙位有一幅《高逸图》,描绘的是魏晋隐士的生活场景,画面上几位隐士憩息于山林之中,背景便是几块漏透奇巧的山石。这也是奇石形象第一次出现于国画之中。东晋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一生深受老庄思想的影响,“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退隐山林后,每当喝醉了酒,便在自家后字中的一块山石上酣睡,日子一长,陶渊明深深地喜欢上了此石,特取名为“醉石”(今在庐山南麓虎爪崖下),并作诗咏道:“万仞峰前一水傍,晨光翠色助清凉。谁知片石多情甚,曾送渊明入醉乡。”这是有史记载最早被文人雅士命名的一块观赏石,有人据此而尊陶渊明为赏石鼻祖。东晋名士顾辟疆,在私家园林中收罗了许多奇峰怪石,成为当地之盛景。梁代建康同泰寺(今南京鸡鸣寺)前,有四块奇丑无比、高达丈余的山石供置,被赐封为三品,俗称三品石。当时的宫苑华林园中不乏奇石异木,有一块山石叫奇礓石,长一丈六尺,这是梁武帝与大臣到溉下棋赢来的,所以又称到公石。
——唐代 唐代由于私家园林的发达,文人士大夫普遍热衷于对峰石的搜求,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晚唐宰相牛僧孺和李德裕之癖石了。牛僧孺的宅邸和别墅中摆满各种奇石,大都是亲朋好友从各地搜罗而来的,其中以太湖石为主。他把太湖石按大小分为甲乙丙丁四类,每类又品评出上、中、下三等,“待之如宾友,亲之如贤哲,重之如宝玉,爱之如儿孙”(白居易《太湖石记》)。李德裕则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在洛阳城效置有平泉山庄,聚各地的奇花异木、珍松怪石于一园,成为当时的一大景观。采自各地的奇古太湖石、泰山石、巫山石、罗浮山石等在园中被精心布置成名山大川的模样,而且大都有品题,如礼星石、狮子石、华岳掌、仙人迹等。其中最为知名也最为他珍爱的便是“醒酒石”,据说此石有醒酒之效(当是石性较凉之故),所以他喝醉了酒就睡在上面。这块石头奇妙的地方还在于“以手摩之,皆隐现云霞、龙凤、草树之形”(康骈《剧谈录》),古人揣测其为云南大理石,如今有人考证其为洛阳黄河石。与牛、李二人聚石豪玩形成对照的,是像白居易这样钱财有限官品较低的诗人墨客,虽然无法购置大批的珍品,也对奇石有特别的偏好,并留下了许多咏赞奇石的诗句。白居易写过一篇著名的《太湖石记》,提出“石有族聚,太湖为甲”的见解。他在洛阳有履道坊宅园,园中点缀了数块奇石。有五块太湖石是从苏州离任时带回的,有两块天竺石是从杭州携回的,他曾作诗记其事:“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檗。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他对奇石有着特别的情感,视作人生伴侣:“借君片石意何如,置向庭中慰索居。”在《双石》一诗中,更这样写道:“回头问双石,能伴老夫否。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
——宋代 宋代开始,观赏石收藏赏玩进入了全盛期,奇石在当时已成为知识阶层和上流社会的普遍审美对象。所谓“江南家家窗,何处无远岫”(曾几《有山堂》诗)。奇石被搜藏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全新的面貌,最突出的实证便是南宋杜绾《云林石谱》的问世,这是奇石有谱著录的开山之作。这本书分上中下三卷,收录了各地所产奇石达116种之多,一一介绍其产地、特征及有关典故轶闻等,几乎囊括了后世所赏玩的各种主要奇石(惟云南大理石未提及),并第一次涉及到矿物晶体和化石,其中许多论述为后世所沿袭引用。宋代文人学士对于奇石的玩赏已是相当普遍了,著名文人如米芾、苏轼、叶梦得、黄庭坚、欧阳修、文同、范成大等,都是爱石成癖者,并留下了许多咏赞奇石的诗文。其中不少涉及奇石品评的美学观点,为后世所认同。如苏东坡在赞美文同的画时,有“梅寒而秀,竹瘦而寿,石文而丑”之说,以丑品石,被认为是对传统形式美学的一个突破。另外,相传米芾在当时提出了品赏造型山石“秀”、“痠”“皱”、“透”四字诀(清代郑板桥在题画跋中则指为“瘦”、“漏”、“透”、“皱”四字,后沿用不悖),凡此种种,皆反映了宋代奇石搜玩之深度。说到宋代搜玩奇石的盛况,不能不提到花石纲事件,当时宋徽宗派人在江南一带大肆搜罗奇花异石,并用运输漕粮的船只运至京城开封。这些船只每十艘编成一纲,所以称“花石纲”。花石纲大都被点缀布置于开封东北角的艮岳之上,它方圆十余里,主峰高90步,是宋徽宗听信方士之言而兴造的人工山林,为的是使自己有多福多子之祥兆,所以艮岳又称万岁山。宋代诗人李质曾有《艮岳百咏》诗作传世,其中“留云石”中写道:“白云何事苦留连,中有嵌空小洞天。却恐商岩要霖雨,因风时到日华边。”千百年后,那些奇花异木早已荡然无存,而奇石异峰尚有不少流传下来,开封、济南、北京等地均有花石纲之遗石,江南一带许多园林中也多有花石纲的遗物。据史书记载,艮岳中有65块石峰有品题命名的,历史上曾有《宣和石谱》为之题画传真。
——明清 明清时期,奇石已经成为文人雅士在庭园厅堂中不可或缺的装饰物,成为区分雅俗的一大标志。奇石还跻身于古董之列,在古玩市场上稳居一席之地。随着藏石活动的不断深入,明清时期各种奇石的谱录层出不穷,最著名的便是林有麟《素园石谱》。该书共分4卷,图文并茂,摹画了从南唐开始见诸史籍图谱的一百多种名石奇峰,还收录了历代许多有关奇石的诗文。这是传世最早的一本画石谱。明清两代,因藏玩奇石而出名者不乏其人,其中明代书画家米万钟堪称藏石大家。自称“石隐”,取号友石。在历代皇帝当中,爱石成癖者除了宋徽宗之外,清高宗是较突出的一位。他是留下咏赞奇石的诗词文章数量最多的皇帝,至今仍保存在紫禁城、中南海和北海公园、中山公园、颐和园里的许多奇峰怪石,留有他题写的诗句。乾隆帝六下江南,对于太湖石之类的峰石情有独钟。比如当时在杭州南宋德寿宫旧址有一块天竺石——“芙蓉石”,是宋高宗时期的遗物,石高1.75米,径3.3米,色泽白润,纵横包络,百孔灵通,乾隆帝看到后十分钟爱,地方官投其所好,将此石辗转运至北京,乾隆并亲题“青莲朵”三字于石上。此石后被收入圆明园中。乾隆帝留下了许多赏石、品石诗文,其中不乏真知箴言,如他曾提到:“宇宙间石最顽,而象形象物,往往出人意表。”在南京莫愁湖太湖石峰上,他题诗道,“顽石莫嗤形貌丑,娲皇曾用补天功。”可谓深得赏石美学之真趣。明清时还有著名的“江南三大名石”,这三座石峰分别是透、漏、瘦这三种奇石审美标准的代表。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人们潜在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显现,尤其近几年来,各地赏石组织相继成立(有12个省级协会,近千个市县级协会),赏石专著推陈出新(袁奎荣著《中国观赏石》、王朝闻著《石道因缘》),赏石活动频繁展开(昆明世博会雅石展、柳州国际奇石节、银川观赏石交易博览会),赏石报道屡见传媒(中央电视台接连专题报道),这一既传统又新潮的文化现象正风行于华夏大地。
二、赏石活动具有深厚广泛的群众基础
20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拂遍神州,赏石之风也“吹皱一池春水”。 一方面,赏石是一项古已有之的文化传统,虽然近代曾一度濒临衰落的境地,但是在不少国人的潜意识中,随时随地都会被唤醒的。另一方面,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文化消费和精神享受也开始提上议事日程。同时,由于国门大开,海外赏石热的熏染,以及不少海外石友来大陆收购奇石,使得许多人开始关注起观赏石来。这其中,专事盆景创作和收藏的人可谓得风气之先,率先跨出了一步,当时在许多花鸟市场的山石盆景摊点上,已开始出现观赏石的身影了。
1990年7月,地矿部(现国土资源部)牵头联合国家旅游局邀请部分省市石友在北京召开了“首届全国观赏石观摩研讨会”,并于10月亚运会期间会同文化部成功地举办了“首届全国观赏石展览”,同年底成立“中国观赏石协会筹委会”(2000年10月并入中国宝玉石协会)。这一年成为中国当代赏石文化发展的一座里程碑。自此以后,中华大地的观赏石收藏热潮,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以国家或地方的名义设立的较有规模和影响的大型石馆有北京的中国地质博物馆、长沙的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武汉、南京、南宁三地的“中华奇石馆”、北京奇石馆、南京雨花石博物馆、柳州箭盘山公园的八桂奇石馆、鱼峰公园石玩精品馆、柳候公园盆景园奇石馆、山东临朐山旺化石博物馆等。由企业、集体或个人主办的藏石馆,当以数千计,涌现出许多民间藏石家和藏石馆。与以往不同的是,如今的玩石已不再是文人士大夫的专利,而成为一种普及化的中华收藏网活动,其成员广泛遍布社会各界,并出现了许多观赏石市场,观赏石资源较为丰富、开发较为迅速的地区如山东、广西等地,还初步形成了观赏石产业,使得不少人脱贫致富。至于各种观赏石展览,更是此起彼伏,蔚为大观,分布之广、频率之高,不胜枚举。80年代中期,观赏石的身影已开始出在一些展览、展销会上。到了90年代中期以后,有的地方还搞起了国际性的赏石展,吸收了海外赏石家参展莅会,中外互动,推进赏石文化的发展。近十年来,举行过石展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大连、青岛、济南、淄博、泰安、临朐、曲阜、郑州、洛阳、兰州、徐州、南京、南宁、桂林、柳州、宜昌、昆明、广州、抚顺等地。云南昆明世博会为期一个月的雅石展、柳州石都等四个专业观赏石市场在赏石界影响深远。也有的石友走出国门,参加海外的大型石展。各省市以当地出产的观赏石为主举办的特色经贸文化活动也层出不穷。
近年来,观赏石还作为高档礼品频频亮相于一些重大活动中。如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雨花石被中国体育代表团推选为“幸运石”,作为我国最好的美石存放于奥运村中。1999年澳门回归庆典活动时,重庆市赠送给澳门地方政府的礼品便是一方名为“三峡百年情思”的大型三峡石,出自巫山县。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游览桂林漓江时,桂林市旅游车船总公司向他赠送了一方广西赏石名品“还珠洞”,他愉快地接受这件礼物,并高兴地说:“我会把它放在引人注目的地方,它会使我时常想起你们美丽的景色和你们对自然的热爱”。
随着赏石爱好者的与日俱增,全国各地赏石组织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各级观赏石组织1200多个,观赏石爱好者、收藏者、研究者、经营者达300万人。中国宝玉石(观赏石)协会是目前中国观赏石界跨行业、跨地区的全国性组织。原先与“观赏石”有关的部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文化部、铁道部、林业部、旅游局将联合起来,由国土资源部牵头组织成立“中国观赏石协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观赏石事业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将促进观赏石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推动观赏石事业产业化进程,加强观赏石资源保护和立法工作,加强全国各地区观赏石活动的横向协调,实现健康有序发展。观赏石乃是集严谨的科学、深厚的文化、高雅的艺术、通俗的鉴赏于一体的新兴事业,将会成为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三、国际赏石的状况
国际赏石分为以天然岩石为主要审美对象的东方赏石文化,与以矿物晶体、化石为主要观赏对象的西方赏石文化,东西方赏石所关注的重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天然性和独特性,两者都强调观赏石应天然成趣,原始完整,不允许拼凑嵌接,刻意加工。当然,两者大相异趣之处更多,宽泛一点说,前者是属于人文科学,后者则属于自然科学。东方赏石注重主观体验,形象思维,讲求诗情画意;西方赏石则强调直观感受,逻辑思维,探究成因机理。东方赏石提倡抚玩品赏,人石交融;而西方赏石只适远观陈列,不宜近取把玩。两者的截然不同,是与各自的自然环境、文化背景乃至生活习惯诸方面的差异而造成的。
东方赏石诞生于中国的魏晋时代,成熟于唐宋时代,并进而影响至东亚、东南亚诸国和地区。它是封建社会发展到鼎盛时期而产生的,是由文人士大夫倡导而发扬光大的一种雅文化,虽然深受儒释(禅宗)道思想之熏陶和影响,但从一开始它就是一种感性内省的文化活动,并没有建立起一整套的理论体系,而是更多地带有一种经验累积性质,并被确立为一种艺术样式,这是一种缩景艺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太湖石记》中称“三山五岳,百洞千壑,视缕簇缩,尽在其中。”观赏石最早是以园林立峰的形式出现,进而变成案几的清玩,手中的把玩,是人们缩短与大自然对话距离的一种表征;它又是一种视觉艺术,观赏石往往被视作雕塑(雕刻)和绘画(国画)乃至文艺(诗文)作品来评判,被誉为不朽的景,立体的画,无言的诗,而且经过配座等量身度制的加工设计,变成了一种艺术样式;它还是一种发现和想象的艺术,观赏石由于其富于变幻而非定型的特征,特别是造型类石的三维空间,使得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阅历、游历和经历来欣赏它,尤其是题名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学艺术修养和丰富的想象力,更多的是表现为一种个性化、个体化的审美体验,当然这也并不排斥有些大家公认的标准和精品。
返观西方赏石,它的诞生距今不过二百年时间,它是资本主义工业时代发展至鼎盛时期的产物,是基于工业革命时诞生的矿物学、岩石学和古生物学等科学理论而产生的。所以它从一开始便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倡导者也是以从事自然科学的工作者和博物馆为主。所以是一种理性化的收藏活动,它更注重观赏石本身的科学内涵,强调美感与科学的统一,注重观赏石形成机理的探究,如物质组成、化学成份、结构构造、产出特征等,重视其学术科研价值,按科学眼光和思维评价其观赏性与艺术品位,这与东方赏石强调的艺术化欣赏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如果说东方赏石只是知其然,浅尝辄止的话(东方传统赏石很少去探究其地质作用和成因),那么西方赏石便是知其所以然。西方赏石强调直观视觉,并无深厚的文化积淀,富于含蓄、想象的题名是绝无仅有的,比如中国南京的雨花石玛瑙,在绝大多数欧美人眼中便是普通的玛瑙质卵石而已,富于诗情画意的想象和题名难以引起他们的共鸣。这是它容易普及并建立通行鉴评标准的原因所在,也很容易满足西方人那种猎奇、比富心态。
在西方赏石尚未诞生的时候,东方赏石也有矿物晶体、化石等观赏对象,如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就多次提到过各种矿物晶体、化石和陨石,“化石”一词也是从此而来,他甚至科学地解释了化石的来源。这比欧洲的要早四百余年。只是由于时代所限和文化背景不同,我国古代矿物晶体、化石的收藏和研究并没有达到一个高度乃至成为主流,直至近代自然科学在欧洲诞生后,才由西方赏石予以发扬光大。现在欧美的不少国家也开始对东方赏石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出现了许多赏石组织和爱好者,这也说明东方赏石是具有渗透性和亲和力的。东方赏石更多地带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所谓“最坚者石,最灵者人;何精诚之所感,忽变化而如神”。(唐白行简《望夫石赋》)赋顽石予生命与灵性(美国当代中国传统供石收藏家伊恩威尔逊将供石视为“灵石”Spirit stone),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这与西方社会所倡导的人本主义情怀是相通的。这是东方赏石能够从唐宋以来沿续1400年而无间断并能发扬光大具有历久弥新生命力之所在。
时至今日,欧美的不少国家也开始吸取东方赏石之精华,对天然奇(岩)石兴起了一股搜奇探珍热潮。在欧洲,80年代初由盆景爱好者从日本接触和引进了赏石艺术,他们直接移用了日语水石(Suiseki)作为赏石的音译名称,1989年欧洲第一个赏石组织——意大利赏石协会成立,以后又有德国、不列颠、南非、法国以及澳洲都成立了赏石协会。1992年卢森堡还成立了“欧洲赏石联合会”“(ESA),1994年欧洲赏石联合会在德国举办了首届国际赏石展览会,以后每年在各国轮流举办。不久美国和加拿大也相继成立了全国性的赏石组织,如美国的加利弗尼亚赏石协会、北美观赏石协会,加拿大雅石会等。在美国图森还每年举办为期一个月“图森博览会”。
作为东方赏石文化圈的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诸国也有着广泛的观赏石爱好者和有关组织,并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活动,形成了各自特色鲜明的赏石理念。其中尤以日本、韩国堪称主要代表。
日本是现代赏石热潮最早兴起的国家之一。日本赏石始于13世纪,受到唐宋文化的影响,后时断时续。到了20世纪60年代经济振兴,人民生活渐渐富裕,便开始兴起了赏石热潮,到60年代中期达到了巅峰,1962年举办了首届盆栽水石展、1964年东京奥运会期间举办了盆栽水石展,当时的观赏石爱好者突破200万人,成立了各级观赏石社团组织。目前全国性的社团有全日本爱石协会、全国爱石联合会、日本水石协会、地方石协则有350家左右,每年都要举办数百场大小石展,出版有《爱石之友》、《树石》等赏石月刊。因为日本是一个岛国,它的大部分赏石品种都是由水冲刷而成,而且他们供置石头的方式也仿效水石盆景的做法,以水盆渍以砂粒和水。他们所崇尚的赏石十分强调安定感和平衡感。
韩国称观赏石为寿石,取其与天地同寿之意。其赏玩历史十分悠久,最初也受唐宋文化的影响,后几经中断,直至60年代初又谱写新章,现有收藏爱好者约20万人,有韩国寿石会、韩国爱石人总联合会等全国性社团组织。韩国寿石十分注重天然性,不管石头质地如何,只要是未经人为加工的,并能反映出某种含义、品味出一定意思的均为入选之列。他们把寿石分为几大类,有山水景石、形象石、色彩石、抽象石、传来石、珍奇石等。寿石的审美也有一定的标准,比如硬度一般在5左右,色调注重深沉稳重,以黑色为贵。他们特别喜欢山水石,在供置上,也以水盘供奉为主,木座次之。
中国台湾地区的赏石活动始于60年代初期,也十分活跃。因受日本的影响,也崇尚平稳的卧石。它的地理环境和地质条件与日本相仿,虽然地域狭小,但其观赏石资源却十分丰富。赏石之风兴盛于70年代,如今有观赏石爱好者二三十万人,并有“中华赏石文化协会”、“中华雅石会”、“春秋雅石会”等百余个石协。台湾称观赏石为雅石,他们将雅石分为六大类,即景观石、形象石、图案石、抽象石、色彩石、奇石,并相应制订了评价标准。他们提倡素、简、朴、雅之赏石观,和形意交融的“石人合一”观,并将玩石的水准分为“五道段次”,即石道初级(趣味观)、石道二段(美术观)、石道三段(道德观)、石道四段(抽象观)、石道五段(哲学观),注重雅石是否能连通心灵。
东方赏石文化发展到今天,特别是面对西方赏石文化的冲击,更应取长补短,推陈出新,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自古以来,文化的交融从来都是互动的,并不存在谁向谁接轨的问题,更多表现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