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初,上海连环画就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了。1924年上海亚光书局就出版了朱润斋的《天宝图》,据说当时青年工人和小学生甚至把买早餐的钱省下来看这套连环画。抗日战争结束后上海的连环画进入一个兴旺的时期,那时上海连环画作者加起来有一两百人。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却形成了四大派,这四大派的主角被读者和出版者称为“四大名旦”,即赵宏本、沈曼云、钱笑呆、陈光镒四人。虽然在50年代之前,广东连环画坛也有也有《乌龙王》和《陈懵吉与荒唐镜》这样在本地广为传读的作品,但是整体力量和规模与上海、北京、天津等地相比,基础确实较为薄弱。但是来到50年代,广东连环画开始迎来发展的曙光。岭南美术出版社美术编审赵克标认为广东连环画能够发展起来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配合当时的宣传。赵克标说:“1950年初,毛泽东指示中宣部副部长周扬,‘连环画不仅小孩看,大人也喜欢看;文盲看,有知识的人也看,你们是不是搞一个出版社,出版一批新连环画’。毛泽东的这项指示,奠定了新中国连环画艺术的发展基调。”在这项指示下,广东省美协将连环画的发展当成重头工作,不仅成立了连环画编辑组,还定下了一年要出版连环画版数的指标。广东画院理论研究室副主任、《图说中国连环画》作者麦荔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美协广东分会对召集广东美术力量画连环画起了很大作用,当时广东画坛的前辈中有一批已经往中南美专学习,其他的老前辈很多是美协号召起来画连环画的,其中黄清波、方人定等人为此奉献了很大力量。”麦荔红介绍说,当时全广东能画人物画的画家全被动员起来画连环画了,到了60年代,连环画的宣传工作进一步扩大了:“因为我国的农民人口基数比较大,能识字的还不多,为了让他们知晓国家政策,连环画和年画是常见的宣传方式。那时广东画院的画家经常下乡画连环画,甚至在乡间举行单幅画的展览。”参与连环画创作的画家来自三支重要队伍而当时参与广东连环画创作的队伍里,除了专业画家,如黄清波、关山月、林墉等,也有从事连环画编辑出版的洪斯文等人。这两者都属于专业的连环画画家,此外还有两股重要的创作力量。麦荔红说:“连环画有三方面的队伍,第一是专业画家,第二就是美院的学生和附中学生。像《南海长城》这个作品,就是当时的美院学生和美院附中学生招炽挺、伍启中、陈衍宁和张绍城合作完成的。虽然没有出版,但富含南方海滨生活气息,代表当年广东连环画最高水平。第三就是业余作者。美协工作任务之一是培育业余画家,郭同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他的《渔女春秋》在当时取得很大的影响。”画家们也踊跃投身于连环画的创作,除了上一期中所谈论到由于市场的原因,画家们的作品不能在市场上交易,政策方面的因素让画家们选择画连环画。“在当时我国所推行的是单一的文化,是将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三股文化汇集而成的文化。由于宣传政策的需要,画家们都画起了连环画。”麦荔红说,“而且画连环画让画家们能领到稿酬,他们也比较乐意。据一些画家说,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他们依靠稿酬还能下乡买只鸡回来补充营养。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参加连环画创作的画家在文革期间不用下田劳动,而是被抽到县城里画画,免受烈日暴晒之时还能继续创作。”广东连环画的造型技法、题材等凸现南国特色在50年代到80年代这三十年间,刚好是全国连环画集体快速发展的过程,广东连环画的发展能如此块,与全国连环画的发展是同时的。从全国范围来看,广东连环画颇有自己特色。洪斯文认为这种特色与岭南地区画家本身在绘画风格的特色是一致的:“广东连环画很有南国的地方特色,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后起之秀。它吸收了岭南画派的一些画法、技法,比如关山月等一些人就在连环画创作体现出这种特色。”麦荔红也认为广东连环画在造型技法上取得很大的突破:“广东连环画的强项表现在造型的技法上面。广东人向来敢为天下先,在这方面也是很引领连环画风气的。因为广东连环画起步相比其他地区较晚,如果认为连环画就是讲故事,一直往讲故事这个方向发展的话,广东连环画很难有人可以超越贺友直,贺友直的连环画在讲故事方面已经达到顶峰。广东连环画怎么才能引起别人的关注,这是当时很多画家一直苦苦探索的问题。”这个问题在造型技法上取得很大的突破,洪斯文说:“广东连环画的创作者找到他们努力的一个方向,像卢延光用针笔画连环画所带来的细腻感,是全国绝无仅有的。针笔本来是工程上用来画图纸的,它就为了强调放大之后的精细,卢延光的连环画如此细腻,就算当成单幅作品欣赏,水平也是很高的。”在80年代初,走向繁华的广东连环画在题材上也引领了全国连环画。赵克标回忆说:“岭南社的《中国武术连环画》从1981一直出版到1991年,一共出版了60种81册,在全国的影响非常大。当年,随香港电视剧《霍元甲》的播出,岭南社的《武术家霍元甲》及时推出,争购者众。可以说,后来全国各出版社的武术连环画出版热是岭南社开的头。”作者 陈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