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茶叶产量人均超过一公斤
发布时间 2014-08-22 浏览 49926 次
之嘉木,中国也是茶的故乡。最早,茶被作为药材使用,后来又被当做一种食材,茶之为饮则晚于茶的药用与食用。

  关于中国人饮茶的起源,至今众说纷纭,有先秦、西汉、三国等诸多说法。也许,饮茶之风的起源永远无法给出定论,但这丝毫不影响茶在中国第一饮品的地位。

  如今,茶已在中国的各个角落生根发芽,茶在中国的传播与壮大经历了千百年的发展。

  起源于巴蜀

  巴蜀有关茶叶的记载可上溯到战国时期,到西汉时成都已成为茶叶消费中心、集散中心

  顺长江而下

  秦汉时期,巴蜀与各地交流日益密切,茶被广泛传播到东部、南部,荆楚、荆汉地区逐渐成为茶文化发展的重要基地。三国时期的东吴,茶树已得到广泛种植,西晋时的《荆州土记》就有“武陵七县通出茶”的记载。

  继续向东行

  西晋王室南渡后,建康(今南京)成为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饮茶之风盛行,江东茶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茶叶种植由浙西扩展到温州、宁波沿海一带。三国两晋后,茶业重心东移趋势越发显著。

  前行至江南

  唐代中期后,长江中下游茶区产量大幅提高,湖州紫笋、常州阳羡茶被列为贡茶,江南地区正式成为我国茶叶产制中心。在唐代,今四川、陕西、湖南、湖北、云南、广西、广东、贵州、福建、浙江、江西、江苏、安徽、河南等多地都有茶叶产区分布,其范围与近代茶区相近。

  由东转向南

  五代到宋朝初年,中国天气发生重大变化,气温骤降,这使得南部茶区开始迅速发展,并取代长江中下游茶区成为宋代的制茶中心,如福建建安茶取代顾渚紫笋等成为贡茶。闽南、岭南一带茶叶产业的发展尤为活跃。此时,茶已遍布全国各地,茶区范围基本确定,到了明清以后,茶的发展主要侧重于制法等,而不是产区。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