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梨木
花梨木产于广东、广西,但数量不多,《博物要览》说:"花梨产交(交趾)广(广东、广西)溪峒,一名花榈树,叶如梨而无花实,木色红紫,而肌理细腻,可作器具、桌、椅、文房诸具。"《广州志》记载:"花榈色紫红,微香,其纹有若鬼面,亦类狸斑,又名’花狸’。老者纹拳曲,嫩者纹直,其节花圆晕如钱,大小相错者佳。"
花梨也有新老之分,老花梨又称黄花梨,主要产于海南岛,木色从橙黄到紫赤都有,质地坚硬,纹理清晰美观,有悦人的香气。新花梨又称草花梨,色赤黄,木质疏松,棕眼粗,呈条纹,没有光泽,材质远远不如老花梨。由于黄花梨纹理华美,色彩明快,材料较大,是明及清前期高级家具的主要用材。明清两代制作的黄花梨家具,充分发挥其木质本身纹理的自然美,大多采用素光手法而不加雕饰,显得简练、优美。
鸡翅木
又称杞梓木、鸡翅木,也是贵重木材,出产在西蕃。我国广东、海南也产此木。此木质硬,苏州工匠有"木里含沙石"之说,破料时常常打锯,所以也叫它"砂石木"。
鸡翅木的纹理、色调比较特殊,受光照的影响而产生变化,有暗红色,也有更重些的紫褐色。这也许就是北京匠师所谓的新老之别。新的木质粗糙,紫黑相间,纹理不清;老的纹理细腻,有紫褐色深浅变化,而且有光泽,如同鸂鶒鸟的羽毛一般漂亮。鸡翅木材数量不多,所以,传世家具也较少。新鸡翅木木质粗糙,紫黑相间,纹理浑浊不清,且呆滞缺少变化。
瘿木
瘿,"树瘤也、树根。"(《格古要论》)瘿木非指某一树种,而是指树根部位结瘤、或树干结瘤部位的木材。此处木材纹理特殊,效果奇异,历来受人喜爱。瘿木,实指木质纹理的特征。
瘿木,也写作影木。产于辽东、山西、四川等地。不同树种的影木,呈不同花纹,如:
楠木瘿--木纹呈山水、人物、花木、鸟兽状。
桦木瘿--俗称桦树包,呈小而细的花纹,小巧多姿,奇丽可爱。
花梨瘿--木纹呈山水、人物、鸟兽状。
柏木瘿--呈粗而大的花纹。
榆木瘿--花纹又大又多。
枫木瘿--花纹盘曲,互为缠绕,奇特不凡。
瘿木一般用作台面心板,可想,一件桌案的精致边框,配以自然成趣的瘿木台心,将是何等别致,新颖。
瘿木大材少见,仅见《博物要览》卷十载:"余昔于重庆余子安家得桌面,长一丈一尺,阔二尺七寸,厚一寸许,满面胡花,花中结小细葡萄纹及茎叶之状,名满架葡萄。"现在我们所见的传世家具中,瘿木只作镶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