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年初,黄龙玉的价格出现了回落,目前回落行情仍未结束。对此,有观点认为,这是对黄龙玉短期交易虚火的调整,市场发展过程中就会挤出泡沫,但是一些石商也认为,黄龙玉的价格回落与过春节,进驻龙陵的各地商人回家过年歇业有关。随着春节假日结束,黄龙玉价格又马上出现了回升迹象。
到底是黄金还是土块
业内专家对黄龙玉的看法并不一致。有人指出,黄龙玉之所以仍然雾里看花,除了其在收藏领域出现的时间比较短以外,政府的商业开发目的也是原因之一。
从“龙陵玉”的提出到黄龙玉的命名,政府是将其作为一项产业、一个品牌来开发的,这样就有意无意地掩盖了黄龙玉的真实矿物学属性。据说,当地政府试图将黄龙玉申请为一个全新的矿物品种命名,就像翡翠一样,但是专家对这个申请被通过的可能性并不看好。
实际上,宝玉石领域对于黄蜡石也并不陌生。石英成分的黄蜡石从发现开始就是作为仿冒翡翠的反面形象出现的,而石英质的黄蜡石也产于我国其他地区,并不鲜见,以石英或者玉髓卖出天价似乎有悖常理。业内有专家认为,好的黄蜡石出现万元左右的价位是有可能的,但是几十万元的价格就比较夸张了。
中国宝玉石协会原副会长栾秉王敖认为:“黄龙玉的叫法不妥,既然这种石头有明确的矿物名称,鉴定为玉髓就应该叫玉髓。我国玉髓的历史比较悠久,与玛瑙同类,市场认同不如玛瑙,价格较低,卖到几十万元,收藏者就要格外小心。”
北京大学地质系王时麒教授是第一次听说黄龙玉,他表示:“玉髓价格低廉,颜色有白、红、黄、褐、绿等,只有绿玉髓和蓝玉髓的价格比较高。理论上讲,如果出现一种新的种类,其质量也非常好,不排除有出现高价的可能。但是玉髓作为矿物,透明度并不好,而且很脆。另外,如果矿物产量比较大的话,即使东西不错也不一定卖得出好价格,比如水晶,论质量也非常好,但是大量巴西水晶上市让水晶卖不出高价钱。”
云南当地的专家,无论是吴云海还是梁斌,都坚持认为,尽管黄龙玉是一种玉髓,但其品种特殊,具备了自身的一些特点,如颜色鲜艳,润度好,主色又是中国人最为喜欢的黄颜色,喜欢的人多了自然价格水涨船高。何况任何矿物都有不同的级别,碧玺、石榴石、祖母绿,包括钻石,质量较差的价格不高,而好东西才有好的价格。黄龙玉也不是随便拿出一块就值很多钱,在今年年初价格回落时,回落幅度比较大的都是质量较低的石头,质量较高的石头很稀少,价格也能够稳定在高价位上。
在中国的玉石文化历史里,与文化内核接近的品种不断被接纳,甚至有后来居上的例子,和田玉如此,田黄如此,翡翠如此,仅入市30年的巴林石也如此,中国文化的包容性让黄龙玉有了在全国确立一种新收藏门类的可能性。但是,有观点指出,无论是和田玉、田黄,还是翡翠,都与皇家的推崇有着直接的关系,巴林石除了与已被认同的名石品种相若以外,各大名石短缺也给了它天赐的市场机会。黄龙玉具备这样的条件吗?
收藏市场经历过“夜明珠”、“金香玉”、硅化木等一次次热潮,被公认、被喜爱、良好的流通性都不是轻易可以获得的——文化的认同与价值的市场考验都需要漫长的过程。就像田黄,明代有了田黄的记录,但直到清代早期还未被普遍重视,只是在清帝,尤其是乾隆的“提携”下,民间渐渐兴起收藏之风。然而,即便有了这么多年的沉淀,至今仍有人认为,田黄被人为神话,身价被盲目推高,作为投资品种存在风险。黄龙玉的收藏从民间兴起,由商业推动,很多介入的收藏者更是抱着短时间内获取升值收益的投机侥幸心理,市场距离水落石出尚有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