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仿制前代的釉彩品种大大增多。康熙时期的仿品以单色釉最为著名,不仅仿制明永乐、宣德时期的宝石红釉,而且仿烧宣德青花、成化斗彩,就连款识也仿得惟妙惟肖,让人难以分辨。雍正时期以烧宋代名窑、明代各朝青花及成化斗彩为主。如馆藏雍正时期的青釉梅瓶是一件成功的仿品,釉面莹润,造型优雅,深沉古朴。乾隆一朝仿古瓷更是登峰造极,不仅仿历代名瓷,而且仿其他质地的工艺品,如仿古铜器、木器、雕漆器、竹制器等,大大拓宽了瓷器仿古的范围。馆藏斗彩鸡缸杯、窑变石榴尊、仿雕漆花口盘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些仿品既继承了古代烧瓷传统工艺,又使之进一步发展完善。晚清仿古瓷发展缓慢,但清末特别是光绪时又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一大批精美的作品。从馆藏来看,多见仿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作品,并有大量仿宋代的青釉琮式瓶。
民国时期的仿古瓷可说是蔚为大观,精粗杂陈,就品种而言,几乎包括了前代的各色品种,无所不仿。
通过对真、仿器物的对比研究,能够了解同种器物在不同时期的特点,从而不断提高鉴别能力。
民国造青花穿花龙纹渣斗是一件从釉色、纹饰、造型、款识等各个方面仿制明代正德时期同样器物的作品。从釉色上看,正德器白釉肥亮,白中泛灰青,圈足底部为亮青釉,特别是积釉处青色更为明显;民国器则为纯白釉。正德器青花色泽青中偏灰,呈浅灰蓝色,稳定匀净;民国器青花色泽为明艳泛紫的洋蓝色,很象纯蓝墨水的颜色,色调飘浮,不够稳定。
从纹饰上看,二者纹饰图案从内容到布局完全一致,器外满饰穿花龙纹,器内上部也饰穿花龙纹,下部空白。正德器纹饰繁密,线条清晰爽利,笔触劲健有力,整体效果自然生动:民国器纹饰相对较疏朗,线条模糊主硬,笔触绵软乏力,整体效果呆板僵硬。
从造型上看,正德器为大侈口,口部至腹部的曲线下收圆缓,腹鼓圆,腹部至足部的曲线也很圆缓;民国器为大敞口,口部至腹部的曲线下收急促,腹部发扁,腹部至足部的曲线下收亦过急。正德器圈足外撇程度要大于民国器。正德器颈部与腹部的比例基本相同,比例协调,重心适中,曲线起伏自然柔缓;民国器颈部比例大大超过腹部,比例失准,重心下沉。正德器秀丽挺拔,民国器粗笨呆板。
从款识上看,两器均为青花双圈四字双行楷书款。正德款的字号比民国款要大许多,正德款结体疏朗,字体向右上微斜;民国款结体紧凑,字体平正,正德款"德"字"心"上没有一横,而民国款则有一横;正德款"年"字第四笔为一横,而民国款为一竖。
此外,从一些细微的地方也能看出它们之间的差别。两器内口与外口边沿各有弦纹两道,正德器弦纹外圈粗而内圈细,青花色泽深浅均一;民国器弦纹则粗细不均,几近于模糊不清,青花色泽深浅不一。正德器底足露胎处极为细滑柔腻,民国器底足摸上去则很刺手,并有窑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