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商魂铸史青——晋商茶路的开拓精神与常氏儒商的营商大道
发布时间 2014-09-01 浏览 50351 次
、水陆运输业和集镇商贸业的快速发展。

  在茶叶市场的拓展中,常氏集团北出太原而越忻代、过雁门、出山西,最先踏入东口(张家口)并展市扎庄、建立物流中转基地。在“一道”(张库大道)、“两城”(张城与归化)、“三大市场”(库伦、买卖城、莫斯科)的物流转运与营销布局中,通过北常“十大玉”、南常“十大德”两大商业集群及其庞大的过载店、批发商体系,把大量的茶叶、布帛、绸缎、生烟、铁器、白酒及金银首饰等产品投放漠北和蒙古市场;同时,直接进入买卖城(恰克图)与俄商交易;将大量购回的毛皮、呢绒、脂革、麝香等物资,按其内贸网络分销于东北、中原及西南市场。到嘉庆、道光年间,常家已成为中俄贸易中茶叶经营量最大的“外贸首户”。据有关资料统计,晋帮茶商每年由漠北蒙古大草原通过买卖城——恰克图输入俄罗斯的茶叶不下200万斤,常氏一家的年经营量就占四成左右。

  “万里茶道”的开拓与发展、兴盛与衰落,“百年票号”的萌生与成长、壮大与消亡,数百年商业文明的孕育与滋养、彪炳与殇逝,既是晋商“太汾帮”刻骨铭心的公共记忆,也是晋商文化荡气回肠的历史绝唱!发生在中俄万里商途中的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不仅曾引起中俄两国重要政治人物诸如彼得大帝、康熙大帝、叶卡捷琳娜和雍正皇帝的关注,也曾受过世界伟大经济学家马克思的大笔点赞。在他的经济学著作《资本的流通过程》中写道:“俄国和中国的茶叶贸易可能是1727年开始的。茶叶陆续由陆路用骆驼和牛车运抵边防要塞上的张家口,再从那里经过草原或沙漠、大戈壁,越过1282俄里到达恰克图。”一个从未来过中国的世界顶级经济学家早在150多年之前就把万里茶道的易货贸易、长途贩运及其中俄互市中形成的商流形态和自发市场秩序,纳入国际间“资本的流通过程”来研究。由此可见,马克思应当是全世界最早启迪我们对“万里茶道”进行经济学思考的先驱和导师!

123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