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中国的收藏家太实诚
下一主题:巧夺天工 揭秘景泰蓝
闽南民居的早期样式
据考古人员介绍,曾山遗址地处曾山的南坡,背山面海且向阳,便于耕种和捕捞,非常适合人类居住和生活。出土的铁制犁铧形体较大,说明当时农耕技术也比较先进;出土大量的海蚌、贝、螺等,而且发现数量较多,形体之大今天已难以见到;不同质地、形制不一的陶网坠,说明当时农业和渔业都相当发达。“这使我们对宋代沿海地区的人们特别是闽南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有了更多了解,特别是确认了沿海岛屿当时也有较发达的农业,说明我国古代农耕文化的广泛性。”
考古人员说,发现的瓷器大多制作精美,质量相当好,既反映当时瓷器产品在全国各地流通的情况,也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
根据史料记载,南宋末帝赵 等人当时就是沿着厦门沿海一线南逃。南宋末年,厦门地区战火不断,因而这些村落的毁灭可能和元朝灭南宋的战事有关。
而考古发掘的结果证明,这里曾是宋代闽南人聚居的完整村落遗存,揭示了沿海居民生产生活状况及文化面貌,这是厦门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考古发掘,是我国沿海地区宋代考古的一次重要发现。福建南部的厦门、泉州、漳州及所辖的县市约2.5万平方公里的地域称
为“闽南”地区,晋唐时期汉人南迁,在与当地的闽越人接触融合之后,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闽南文化,闽南文化随闽南人的迁徙和郑成功驱荷复台传入台湾,形成闽台文化圈。
建筑是闽南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但闽南建筑形成的年代目前尚无定论,这次发掘对研究闽南建筑的早期形式提供了重要资料。考古人员称:“该布局、功能和建筑材料的特点,使我们认识到闽南民居建筑的早期形式,这是我国首次用科学的发掘方法揭示出宋代闽南建筑台湾类型的建筑形式及村落面貌,证明了古代闽南与台湾具有相同的文化内涵和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两岸同根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