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壶”收藏ABC
发布时间 2014-09-05 浏览 50753 次
大八方、传炉壶、海棠壶、竹段壶、合梅壶、竹鼎壶、原形壶等。文革后坚持“古为今用”的方针,设计人员推出了一批新壶型,如报春壶、汗君壶、狮球壶、井栏壶、四方侧角壶和“碗梅”系列,这就大大丰富了“文革壶”的造型。

  如果能对“文革壶”制作的时代背景、生产形式和壶体承载的政治内容、名称等有了大体的了解,收藏“文革壶”就算懂得了ABC。

  (二)收藏“文革壶”,必须进一步掌握其基本特征。

  装饰特征:从材料和实物看,“文革壶”装饰主要是泥绘和陶刻,并以泥绘居多。文革后期,为减少泥绘“易脱落”之不足,又改以陶刻为主。陶刻内容多以品铭诗句为主、睿语居多,如“色浓方近苦,味回有馀甘”,“雨前活火试新茶”,“香引春茗,声度梅花”等。同时,一改以色块加线条的传统泥绘方法,用模板将白泥浆印刷在壶坯上,优点是精美,悦目,多壶同饰。笔者收藏的几把“文革壶”中五号直形壶,壶体一面是毛主席的词“多少事从来急……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笔者收藏的大狮球壶,有红雨铭:“色浓方近苦,味回有馀甘”其刀法娴熟自如,融情贯气,实乃难得。好不好外用减肥哪种减肥药效果好保湿紧肤产品推荐评价卸妆眼部防晒隔离哪种好

  款识特征:文革壶的款识,多数简单,粗糙,缺乏艺术性,更谈不上金石味。文革有一个时期,批判成名思想家,壶上不留名款。实践中难以追查产品质量责任,后又采用阿拉伯记号和工号为记号,目的是在产品有质量问题时能查到责任人。文革中期,壶的底部多数刻印壶形的长方形木章,如“菊球壶”、“小六方”“海八方”、“圆形壶”、“高狮灯壶”;文革后

期壶底多数为刻印不同材质的长方形、正方形、并带框(边)的阴文“中国宜兴”款识。盖内为刻印壶人长方形款识,有的带长方形边框,字体楷、篆、隶皆备。从所见和本人的收藏文革壶涉及到的艺人,如碧芳、洪芬、金凤、顺仙、跃进、菊华、航萍、川娣、若君、周桂珍、许益生、吴瑞华、葛岳彬、沈秀娟、谈小勤、周洪仙等(实际远不止这些)这些人中当时可能只是学徒,或熟练工人,或工艺师。但现在,他们中不少人已成为美术工艺大师和制壶名家。

  “文革壶”泥料纯。从资料反映,1970年以前,做壶原料,都有宜兴陶瓷公司原料总厂统一开矿,经过风化、粉碎加工成熟料,不论是学徒还是师傅、技师都领用一样泥料。这些泥料泥性好,塑性大,细而腻。壶器烧成后,热水一冲泡,壶胎很快温润如玉,像使用多年的旧壶所具有的“宝光”。

  “文革壶”具有特定历史时期政治内容的史料性,壶器质量的参差性和珍贵性,决定了文革壶,不仅量大,易收,而且具有历史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升值空间。

  (三)文革壶收藏,还有一些明显的标记,需要在市场上注意比较和鉴别,防止“冒牌货”,使我们上当受骗。

  “文革壶”绝大多数是采用石膏模具制坯,全手工捏制的甚少。从笔者所收藏的文革壶:两把高狮灯,五号直形壶、大狮球等,在口、把处,有石膏模具留下的“哈夫线”明显。当然,也有特例。如本人收藏的海八方、柿扁、小六方就很难发现留有“哈夫线”,因此,不能简单地以“哈夫线”有无就断定文革壶的真与赝。

  “文革壶”的出水孔,需要了解其来龙去脉和后来补贴的情况。有个时期,为了壶能出口日本,就仿效日本壶出水孔而改排孔式和网球孔(半球),当时,网球孔是厂里统一制作,有制壶人领用,这样就出现网球的颜色、大小与壶器不尽相同、不协调,同时网球孔因紫泥坚硬度不够,球壁较薄,在茶水里长期浸泡容易损裂或脱落,后期,将网球孔改小,一定程度减轻了网球孔损坏的程度。这些年,文革壶走俏,有人订做网球孔,补贴在同类壶上,以假充真赚钱。

  另外,真正的“文革壶”表面都突显一层黄白砂粒,有的文革壶还在内外涂抹一层红砂泥,这些都可以作为收藏、鉴别“文革壶”时的参考。

  总之,“文革壶”收藏,需要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不断增强自己的识别力、判断力,这样才能不失手、少吃亏、免上当。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