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茶具的发展历史简介
发布时间 2010-03-03 浏览 52207 次
一带。东瓯瓷,碗沿不向外卷,而碗底又慢慢向上舒卷,盛水约半升左右,大小适合。越州窑和湖南长沙的岳州窑色泽都是青的,有助于显出茶的本色来。在陆羽看来,盛入茶汤之后呈红、褐、黑色的茶具,就不能算好的茶具了。当时,南方烧瓷技术超过北方,岳州窑的彩瓷、四川大邑窑的白瓷茶碗都很有名。大诗人杜甫称赞了大邑窑:"大邑烧窑轻且坚,如叩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由于茶的不同,各个地区的茶具在同一时代中也不一致。在宋代就有了茶盏,而且是斗茶品评的重要茶具。当时,烧瓷技术又有了很大的提高,全国形成了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

  元代,青花瓷茶具声名鹊起,因为在白瓷上缀以青色纹饰,既典雅又丰富,和茶文化内涵的清丽恬静很一致。青花瓷在烧制技术达到一定高度后,又在艺术造型上不断追求,把流嘴从 宋 代的肩部移至壶腹部,受到了国内外的推崇。日本茶道 开山之祖村田珠光(1423~1502)最喜爱这种青花茶具,后来日本就把它定名为"珠光青瓷"。

  从元到明这一时期中,与瓷茶具同时发展的,就是至今不衰的宜兴陶了。

  "景瓷宜陶",并驾齐驱,在烧制、釉色、造型上都有了极高度的革新发展。从茶具上说,由于明代把宋以后的"蒸青"进一步改为"炒青",饮茶方法从煮饮变为泡饮,为宜兴紫砂壶陶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纪元。茶具在历史长河中逐步在多样化方面不断增强其艺术性,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在品茶的过程中,欣赏各式的茶具就成为一项自然衍生的程序,一种愉悦的审美过程。

  茶具和饮茶方式关系最为密切。唐代用的是茶饼,饮用前要炙烤、碾粉、过筛。煎煮的时候,有的还加有姜、葱、盐等佐料,煎成以后的浓度因各人的口味不同,备有一种壶形的注水器,用作浓度不同的冲淡。这种在晋代就有的器皿,因为壶嘴上塑有公鸡的鸡冠,称为"鸡头流子"。把壶嘴称流子,今天的制壶艺人还是这样称呼。在唐代,改称为"注子"。关于注子是酒具还是茶具,考古学家们一直有争议。直到1981年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塔坍塌,于1987年4月3日发掘了塔基下的唐代地宫,发现了前所未见的一大批宫廷用茶具,其中就有沉睡了1100多年的注子,说明注子既可以用于斟茶,也可用于斟酒。

  刚煎煮的茶汤很热,为了使用方便,又出现了一种可托茶碗的托盘。这种托盘能载不少杯樽,故古人取其名为"舟",近代人叫它"茶船子"。这种茶托和清代普遍使用的盛茶盅的茶盏托又是不同的。

  茶盏、茶盏盖和茶托三位一体。四川人就特别喜欢喝盖碗茶。它有四大好处,一是盅小于碗,上大下小,注水方便,还能让茶叶沉积于底,添水时茶叶翻滚,易于泡出茶汁;二是上有隆起的茶盖,盖沿小于盅口,不易滑跌,易凝聚茶香,还可以用来遮挡茶沫,饮茶时不使茶沫沾唇;三是有了茶托,不会烫手,也防止从茶盅溢出的水打湿衣服,特别在礼节上,端起上有茶盏的茶托送至客人面前,具有一种"端茶敬客"的礼仪;四是保温性好。

  从汉至唐宋,随着制茶和饮茶风习的发展,从茶饼碾碎煎煮加佐料到不加佐料,及至元末改用了散煎煮,明代则直接用开水泡饮,茶具也随之从庞杂而变为精简了,从而出现茶盏、茶杯、茶壶这些专为品茶而用的器皿逐渐定型了。嗣后,人们从茶具的质量和性能上也开始进一步予以专门研究。这和许多学科一样,分类愈细,钻研愈深。

  在唐代中期到明代中期的800多年间,随着制茶、饮茶的变化,茶具的变化也有民间与宫廷之间的差异。陆羽作为一个平民,他虽然写了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的论著《茶经》,可是由于时代和个人经历的限制,他所论述的茶之具、茶之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唐代是中华民族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朝代,"王公上下无不饮茶"的风气形成是需要一定的文化经济和社会安定作基础的。
 
安史之乱中,陆羽流寓浙江、江苏、江西等地,尤其在湖州定居达26年,所写的茶之源,茶之事,不免都以江浙一带的为主。他在唐大历五年(770)推荐湖州长兴的"顾渚茶"为贡茶,在此之前的广德年间(763),他把 宜兴的"阳羡茶"推为贡茶。当时全国列为贡茶有17种,分布在今鄂、川、陕、苏、浙、赣、闽、皖、湘、豫等省,大部分不是陆羽一一推荐,他也不可能一一考察,更不可能对唐代宫廷茶事加以记载。因此,茶之器就需要加以补述,这方面,法门寺地宫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佐证。

  茶具的质地有 金 、银 、铜 、锡 、漆器 、水晶 、玛瑙 、竹制品及 玻璃 等。除玻璃外,这些质地的茶具并没有起到什么大的作用,还被许多人所摒弃。如明代的张谦德就把金、银茶具列为次等,把铜、锡茶具列为下等。《 红楼梦 》里妙玉以"绿玉斗"茶碗沏茶招待宝玉,那摆的是自己的"身份"而不是茶该当用玉器。在一本小说中,写了曹雪芹和他表兄喝茶时的茶具:一个雪花蓝高颈瓷壶,打开壶盖,里面有个瓷球,瓷球里可以放进茶叶。泡茶之前先将开水冲入壶中将壶烫热,然后将水倒尽,放入瓷球,再将开水徐徐冲下,旋紧瓶盖闷好。每人面前放一套成化窑的蓝花盖碗,花色淡雅,款式各异。盖碗下边有茶托,是雕花描红的一朵盛开莲花,盖碗就放在花心中间的圆圈上。莲花下又有一个一寸多高的倒喇叭形圆座……从这段描写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晚 清 的茶具制作已是非常地讲究和华贵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