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收藏买卖城大钟
建于1890年的恰克图地方志博物馆,收藏有大量中俄茶叶贸易文物。一幅关于中国买卖城街景的照片显示,买卖城街道可供两辆马车并行,街道边用木栅栏围起来,栅栏门进去是茶叶铺面,穿过铺面是茶叶仓库和院子,窗户都朝向院子开。
博物馆收藏了建馆时当地茶商捐赠的3块中国砖茶,品牌都很罕见,其中一块上印着“丰”字。还有两口大钟,各半片。一个钟上,标有“库伦众商贾”、“关帝庙”、“皇帝万岁 风调雨顺 国泰民安”等字样。工作人员说,它来自买卖城关帝庙。另一口钟,据铭文所示来自山西汾阳关帝庙,应与晋商有关。
俄中文学校输出汉口商人
恰克图第四中学校舍,是当地一名茶商在19世纪上半期建的,是贝加尔湖地区首所成人中专。当时学生学习商业经营课和汉语课,1775年到1917年培养了不少经营茶叶的俄国商人。
费里申介绍,这所学校的毕业生主要与中国商人做生意,不少人到了汉口,在4家俄国砖茶厂担任中高层管理人员。
迄今,恰克图第四中学还保持着中文课,为4至6年级课程。教室墙上贴着囍字、中国装饰画,正面张挂着汉语数字、常用语和人称称谓表。
茶叶之路变水果之路
拉库耶斯基的铜像放置在市政厅里,我们还发现街头有他的巨幅壁画。他是沙皇全权代表,1727年与清政府签订了《恰克图条约》。
拉库耶斯基是塞尔维亚族人,由此可见那个时期俄国的开放。费里申说,1727年恰克图成为对华口岸后,开始有了木结构小楼、茶叶集市、茶叶储存仓库,城市慢慢建立起来。“因此,拉库耶斯基又是恰克图的城市奠基者,茶叶使恰克图闻名于世界”。
费里申说,祖先们选择了这条路,一定有他们的英明之处,我们一定要把这条“伟大的茶叶之路”精神继承下去。恰克图市政府正在做一个保护茶路遗迹的议案,布里亚特共和国主席对这个议案非常支持,尽管不能一下全部实现,但他们会一步一步做。
历史上,苏伊士运河和东亚海上通道的打通,影响了这条路的辉煌,但直至今日,这条路仍是中国连通俄国乃至欧洲的一条重要通道。只是今天的商品结构发生了变化,现在以输入中国水果为主,“伟大的茶叶之路或将变为伟大的水果之路”,费里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