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全国美展中国国画展观后感
发布时间 2014-09-23 浏览 51404 次
画廊不也充数着大量的国画牡丹、梅兰竹菊、山水的程式化的复制品吗?油画市场也充数着大批量名作复制行画吗?只不过陶瓷绘画的行画比国、油画等艺术更繁荣而已。为什么国画、油画有这些不影响其学术地位,而单陶瓷艺术有这些就被排除在主流艺术之外呢?其实陶瓷也有极高艺术水准的绘画作品,珠山八友不须再说,单说现当代,李林洪、朱乐耕、钟连生、李菊生等教授的瓷绘作品,虽然是在瓷上,但运火的水平之高世人有目共睹。从近年嘉德几次拍品上我们就够窥见一部分。中国曾经以瓷闻名世界,当时西方皇家、贵族曾以拥有中国的瓷器为荣。至今世界各大著名博物馆都收藏着大量的中国瓷器。其中就有绘画水平极高的陶瓷美术作品,当今中国上至达官贵人、文人雅士,下至富商、百姓、很多人收藏了大量的陶瓷绘画作品。别忘了这可是良好群众基础啊。曾记得,2006年中国美术馆主办了景德镇陶瓷艺术展,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不同的材质造就不同的艺术魅力。当今开放多元的文化,许多艺术家都在探索突破,寻求新材质,而陶瓷的材质也决不是本届美届上我们看到的冠以泥性语言的雕塑之类的作品,所谓观念性或点线面形式的作品,且不去论艺术水准,油漆、宣纸、画布、陶瓷,它们皆是作为艺术创作的材质,既然都是材质,我们学术上就不应有对陶瓷绘画的偏见,画水彩、画古典油画,就不应排斥印象派、立体派、波普等。搞陶艺创作,用陶瓷做雕塑,不能说别人画陶瓷画就叫工艺美术,或者你做观念性的陶瓷雕塑就不能说在瓷上画观念性绘画,就不叫陶艺。

  纵观当今陶艺队伍现状,那些学术权威们几乎一个个都是以景德镇陶瓷美术起家,他们一方面享受着体制下给其的话语权,学着洋人扯着现代陶艺的大旗,玩弄学术,孤芳自赏;一方面又积极地在他们瞧不起的瓶、罐、瓷板上创作陶瓷绘画装饰类作品,高价售出,标榜学术水准。甚至有些人常年地在景德镇从事陶瓷绘画,博大的中国陶瓷美术这株民族艺术的常青树,以其丰厚历史的积淀受到影响,岂能忽视,既不符文化多样丰富的特点,也不符合我们的“双百方针”,艺术上一个门类或流派,不能夜郎自大,但也不能妄自菲薄。我们不能站在陶瓷绘画这样民族文化的巨树上,却又踩踏它的根枝叶,因此我认为十一届美展陶艺展存在一定的学术偏见。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