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仿康熙时期青花瓷器的鉴辨
发布时间 2014-09-29 浏览 49653 次
收藏价值。广州市陈先生

  专家鉴赏:本期专家:厦门国拍副总经理、著名鉴藏家麻利

  这对青花山水人物折沿碗,一为康熙朝所制,一为光绪时仿康熙制品,其器型、纹饰基本类似。碗均为折沿,浅弧壁,高圈足,底足有刷一圈酱釉。碗内口沿绘一周梅花竹叶锦地纹,碗心绘山水图。碗外壁绘青花人物图,人物似为三星,人物中间有一仕女。此件康熙青花碗,其人物以写意法绘就,绘工潇洒流畅,青花成色浓艳深沉,釉色青白,釉面均匀,釉质较肥厚、光亮;其胎体厚实、坚质、细腻,足际刷一层酱釉乃是清早期的一种特色;碗内心所绘的山水图几笔点染,充分体现了康熙时期青花山水画法的特色。

  另一件是光绪青花瓷,人物画法以工笔绘就,但见人物眼眉都描绘得十分清晰,且人物的眼睛乃仿康熙时人物的画法,有眼无珠,即俗称的“康瞎子”,整器青花色泽亮丽,很有点康熙青花的韵味,但毕竟胎质梳松,釉面稀薄泛白,胎土淘洗不干净,故釉面上能看到许多黑色的斑点,仔细察看,就能辨别出这两件青花山水人物折沿碗的不同之处来。

  康熙青花瓷器以胎、釉精细,青花鲜艳,造型多样,纹饰优美而久负盛名。造型硬挺、爽利、饱满有力,大件器皿更是气魄雄伟。康熙时期青花瓷器的造型与装饰在风格上是完全协调的。康熙青花瓷器的瓷绘豪迈、刚劲,这与硬挺、爽利的造型统一在一个基调中,这就使其既不同于明代各朝的器物,而又有别于其后雍正、乾隆时代的作品,从而形成我国瓷器发展史上富有鲜明个性的时代特色。清代青花以康熙时为最好,而康熙青花又以中、晚期的为佳。

  光绪时期,国家内忧外患,经济落后,但在光绪初年就大量烧造官窑器,光绪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为慈禧五十、六十、七十寿辰又大批烧造寿庆典礼和赏赐所用的官瓷,在嘉庆以后官窑衰落的形势下,大有中兴之势。光绪仿前朝官窑瓷成风,且产量大,当时青花器中有仿明代永乐、宣德;亦有仿康熙瓷,产量大,故民间有“小康”之谓。光绪仿康熙的青花瓷,胎体均不够坚致,釉面稀薄不匀,缺乏坚硬感,胎釉结合不够紧密,所绘纹饰虽艳,但没有层次,浮而不沉,故仔细对比,能鉴别出来。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