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古瓷仿品
发布时间 2014-10-07 浏览 49951 次
由于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艺术品拍卖行业热络,民间收藏持续升温,也为仿品带来机会,这一时期瓷器仿品以仿清三代为主,不少器形做得比真品还要高大,且以青花为主,当然也有仿民窑大件精品的。据做这方面生意的人讲,他们是赚有钱人的钱。这些赝品大都销给一些有不明来源收入的人和送礼的人。前者的钱既不敢存入银行,也不敢买业置产,又怕通货膨胀,只想通过买入古玩保值升值。送礼的人买古玩送礼,与收礼人一样可避嫌,双方皆大欢喜。这些人大多没有多少古玩方面的知识,又想充当儒商、儒官。此种生意只兴隆了一段时间。当赝品的面目被识破后,这类高大的东西就少见了。一般收藏爱好者在付出很高学费后,深切地认识到,现时获得一个官窑器或民窑精品的机会已极少了。

  三、年代后期,古瓷器的仿品以仿清代、明代民窑的普通品为主,青花香炉、碗、盘较常见。收藏人员中也有一些人注重人物图纹,于是出现一大批粉彩花瓶仿品,如高厘米左右,开光内为女子或母女游玩画面,画工也较精细,底款以清代民窑纪年款为主。也有一些同样高度的青花花瓶仿品,以无底款为多。还有一些豆青地青花花瓶仿品,大瓶以花卉图纹为多,小瓶多人物图纹。

  四、进入世纪,各地纷纷扩建古玩市场,古玩书刊漫街塞市。民间的古玩来源逐渐趋向枯竭,连低档的瓷器也少了。如湖南农村中原来常见的麒麟送子图瓷罐也见不到了。在一些古玩市场上,只剩下图纹简单的瓷和碟碗。赝品几乎充斥了地摊古玩市场,而且以最低档的日用瓷器为主,花纹极简单,青花为多,也有粉彩。色泽仿真水平提高。年以来,仿元青花的较大件器增多。仿明代青花器也多见,连明代初期陪葬用的碗也有人仿了。在湖南,仿醴陵釉下彩瓷品大量出现。也有大件五彩、粉彩赝品,用网印(喷)工艺做图纹,图纹以折枝花为主,圆周均布,各折枝花完全一样,毫无笔意。

  古瓷器市场已面临转折点,特别是地摊市场。赝品的充斥已危及其存在的基础。

仿品的鉴别

  一、多年来,一些收藏新手盲目入市,购买大批仿品还沾沾自喜。他们往往粗读几本古玩方面的书籍,浅尝辄止,并未把握辨伪识真的真谛,投资收藏带有很大的盲目性,甚至按图索骥,不在仿品变化时与时俱进,结果上当吃药,留下沉痛的教训。

  二、近几年来低档瓷器仿品的鉴别是一个新问题。这是因为古玩书多为大型博物馆名家所著。这些博物馆一般是不收藏民窑低档瓷品的,即使是官窑和民窑精品,有裂纹的也不予陈列。这些书上几乎没有涉及民窑日用低档瓷器的鉴别。而现今古玩市场上不少仿品都是仿民窑日用低档瓷器。因为仿者能找到的范本也大多是这些瓷品,而且纹饰简单,不需要绘画者有多少国画基本功,造假成本很低,而且一旦出手,就能得到可观回报,这对他们有极大的诱惑力。

  三、由于科技的发展,窑温控制更容易,釉料成分及发色机理已为人们掌握,仿品在胎和釉彩上已仿得很逼真。如仿光绪瓷品的带紫色青花,仿嘉庆瓷品淡雅清丽的青花。款识用照相或扫描制作更是难以鉴别,况且民窑器上款识原本就没什么严格规范,非一人专写。至于造型,仿得也无话可说,不过凡事百密必有一疏,鉴别古瓷器仿品,可借用鉴别古画常用的一句话:如果九处像真,只一处不合,都是假的。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