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千年寂寞的鹤山唐窑
下一主题:磁州窑学术研讨会侧记
据载,宋代以磁州窑、当阳峪窑、登封窑所出瓷枕为多,其中孩儿枕则是瓷枕中最为丰富的一类,它寄托了人们多子多福的心愿。
从两宋及金、元时期,瓷枕的发展进入了繁荣期,产地遍及南北,造型非常丰富。当时较为流行的有几何形枕、兽形枕、建筑形枕、人物形枕等等,造型精巧,制作细腻。同时在装饰技法上也有很大的发展,刻、划、剔、印、堆塑等技法被纷纷采用,极大地丰富了瓷枕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这一时期,瓷枕,逐渐从实用品转向了雅俗共赏的工艺品。
明清以后,随着更为优异的制枕材料的出现,瓷枕开始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然而在艺术价值上,瓷枕在许多方面是其他的瓷器所不能取代的。”辜孔武认为,人们不仅注重实际使用,也注重瓷枕所赋予的寓意,并由此派生出了枕文化,这是其他一些器用文化所没有或缺乏的。
在造型上,诸如盘、碗、瓶等许多瓷器都只能是片面的,观赏的角度有限,而瓷枕可以让人们多角度地欣赏;在装饰上,瓷枕作为古代人们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在历史的长河中融科学、艺术、民俗与保健医学于一体,并以独特的造型、丰富多彩的装饰题材以及雕、镂、镶嵌、书、画、绣、印等技法而著称,其本身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是极其丰富的。
它不但见证了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盛况,也记录了瓷枕在历史舞台上的特殊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