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件“明永乐青花一束莲纹盘”不仅发色标准、绘工精湛,且比同类品种尺寸更大,十分难得,估价为260万-360万元。“清乾隆青花折枝花卉六方瓶”估价在160万-260万元。
最近,广东“南澳一号”古沉船打捞工作正在进行,一件件青花瓷从沉寂海底400年的沉船中被打捞出来,引起一片轰动,再次印证了“青花瓷”当时在海外享有盛名、大量畅销海外的盛
况。
除此之外,中国嘉德2010春拍还推出掐丝珐琅拍卖专场,呈现明清两代掐丝珐琅精湛的工艺品。如“清嘉庆掐丝珐琅仙鹤大烛台一对”高210厘米,估价240万-300万元;“清乾隆掐丝珐琅灵芝盆景一对”估价180万-250万元;“明 掐丝珐琅鸳鸯香薰一对”估价150万-200万元。
相 关
琴中绝品“猿啸青萝”估价850万
“琴棋书画”是中国古代成为文人雅士的“准入门槛”,排在第一位的“琴”即指古琴,也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古代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在孔子时期就已经盛行,至少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
在收藏拍卖中,古琴收藏为十分偏门的一项,一则传世古琴屈指可数,二则懂得鉴赏古琴的藏家为数不多。在此次中国嘉德2010春拍中,为藏家呈现曾由中国著名古琴演奏家管平湖修复、收藏的晋太康二年“猿啸青萝”琴,估价为650万-850万元。
这款古琴经过管平湖的剖修、重整之后,可称得上是一张“奇、古、透、润、静、圆、匀、清、芳”九德俱全的琴中绝品。
2003年,唐代“大圣遗音”伏羲式琴以891万元的高价成交,引起收藏家的浓厚兴趣,2009年中国嘉德秋拍推出的“明月露知音”琴以2184万元的天价成交,创下古琴拍卖新高,随后落槌的匡时古琴专场也取得不俗的成绩,古琴更加被藏家和业内关注。
2010年北京保利5周年春拍也将推出古琴专场,多把由历代名家珍藏的唐、宋、元、明四朝古琴联袂登场。其中,由近代琴学大师杨宗稷收藏的唐-五代仲尼式“天贶” 琴,估价280万-380万元。
李自芳家藏明仲尼式“中和”琴也十分难得,此琴规整雅致,制作精良,龙池下刻篆书“潞国世传”方形大印,字内填金。龙池内腹木质古旧,依稀可辨左右分别刻“大明崇祯八年(乙亥,1635年)”和“潞国制”。此琴为明太祖朱元璋十世孙、明朝第二代潞王朱常涝所制。朱常涝善制琴,其潞王府所制之琴,称为“潞王琴”,非常精美。此琴估价420万-620万元。(季小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