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之子随风去:开一代新意 留百世珍奇
发布时间 2014-10-29 浏览 52739 次
我提供了一个印证林风眠瓷画真伪的细节,那就是线条和色彩!以线造型是中国画最基本的特征之一。50年代中期,在“融合中西”中力求自成一格的林风眠,面对好友盛赞他的人物线描功力时语重心长地说:“我的这种线条已练了至少20年的功夫。”

  最能体现林风眠“中西合璧”风采与格调的是:他笔下那些优雅而娟秀、富于梦幻般朦胧美感的仕女画。

  《林风眠的CHINA》大型画册中有两幅《裸女》瓷画,简练的线条,灵动而飘逸,明快而优美。在迅捷潇洒中达到了准确概括,在清新质朴中展现出盎然生趣,把女性的曲线美和人体的和谐感,通过色彩的对比、道具的烘托,融合国画的写意和西画的写实,率性而潇洒地展示出人体之美、变化之美,在自由舒展中回归了人性的本真。

  而他的仕女人物瓷画《仕女琴声》、《仕女赏花》,则以俊俏的瓜子脸、纤细的柳叶眉、妖媚的丹凤眼、小巧的樱桃嘴,洗练而简洁地绘写出东方美人含蓄温柔的神韵。然而,在画意中,在情境里,那种挥之不去的压抑感,在仕女们抚琴低唱中,弄花自怜时,我看到的是一种笼中鸟无奈而悲戚的心境。

  他的京剧人物瓷画《戏剧人物》,或运用几何图形和简笔技法去勾勒线条,或运用对比色调和油画效果去塑造形象,把夸张、变形、概栝、提炼运用得炉火纯青,让人联想起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但又少了些愤怒,多了点澄净。

  他的瓷画《双鹤》、《仙鹤》线描简明洒脱,苇叶摇曳、双鹤共舞,把国画花鸟的情韵以逸笔草草表现得心到、神到、意到、情到。而他的静物系列瓷画,展示的则是油画的色彩渲染、国画的计白当黑、写实的描绘功力、写意的品格趣味。

  纵观林风眠这36幅瓷画,表现的对象和运用的技法与他当时的国画基本相同,以仕女、花鸟、静物风景、京剧人物为主体,完美地表现出“风眠体”的主要艺术特征。

  所谓“风眠体”有四大特色:一是采用方形构图;二是墨与色的写意性;三是作品无标题,画面上只加注姓名和日期,甚至只字不提;四是强烈的人文情调。

  值得特别说明的是:《林风眠的CHINA》大型画册的瓷画标题均为编者、后者起名,所有原作并无名称。

  林风眠大师在景德镇创作的新彩瓷画,是他人生奋斗曲的华章,是“风眠体”迈上新高度的里程碑,是纯艺术开创新境界的试验田。从而为景德镇陶瓷艺术创新传统、紧随时代、走向世界、展示魅力留下了不可多得的实物史料。

  如何评价林风眠先生创作瓷画的艺术成就和示范效果,那是研究者、学术界必须面对的课题。 

  一代宗师已经随风远去,长眠在他一生追寻的梦里。后人如何评价他和他的艺术?还是用林风眠先生的话去解说吧:“让作品说话”!

  我谨以此文缅怀这位“在风中睡着了”的大师。这位我崇敬着热爱着的真正的艺术家,这位实践着中西艺术大融汇、开拓着现代美术新途径的艺术先驱,这位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主要奠基者,这位上下求索虽九死而无悔的大写的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