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在西南暖湿气流影响下,一般较弱的寒流不能到达。1月份的平均气温也在10℃以上,隆冬而无严寒。那里的年降雨量在1000—2000mm之间,相对湿度在80%以上,由于茶树长期生活在这种温暖而湿润的生态条件下,因而使茶树形成喜爱温湿的特性,与高山结下了不解之缘。据研究,最适宜茶树生长的温度是日平均温度在15—25℃之间。在这个温度范围内,茶树不但生长快,而且品质也好,日平均温度超过25℃,虽然生长快,但易老化,品质下降。茶树生长良好的地方,年降雨量最好在1500mm以上,而且雨量分布均匀,在茶树生长的季节,月降雨量要求在100mm以上,大气相对湿度以80—90%为最好。二是茶树喜光耐荫茶树喜光,但它具有很大的耐荫性,它既能在强光下正常生长,更能在弱光下有效地利用漫射光,生长得更好,而且品质也可以大大提高。三是茶树喜酸性土壤,土壤是茶树赖以生存的基础。土壤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茶树生育和品质。茶树对土壤的适应范围比较广泛,但要茶树生长好,品质优,就要求土层深厚、土壤疏松,含有机质丰富,呈酸性反应,PH值在4.5—5.5之间。
茶叶品质是由鲜叶质量和制做工艺决定,鲜叶通过一定的制做工艺,使内在的化学成分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从而形成了特有的色香味。形成鲜叶化学成分是氨基酸、咖啡碱等;形成香气的主要物质是芳香油。蛋白质是其中含氮的结构物质,它的含量高,意味着嫩度好,是品质的重要标志之一。茶树生态条件优劣,深刻地影响着茶树的代谢活动,因而也改变着化学成分,左右着
茶叶的品质,在气候温和调匀,雨量充沛,光照较弱,漫射光较多的气候条件下,在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物理性状较好的弱酸性土壤中,有利于茶树氮代谢,可以使其积累较多的有效成分,提高品质。高山茶园生态条件的特点及其对品质的影响。
茶叶内含物质的形成和数量的积累经常受气候,土壤等生态条件的影响而有显著的变化。高山茶由于周围峰峦叠嶂,溪水纵横,森林茂密,覆盖度大,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足,土壤深厚肥沃,形成独特的生态条件,茶园又多分布于群山环抱的山坞之中,终年云雾缭绕,相对湿度大,日照时间短,漫射光多,茶树常年生长在荫蔽高湿的自然环境里,朝夕饱受雾露的滋润,生长良好,因而芽叶肥壮,叶质柔软,白毫显露,有利于有机物积累,提高氨基酸、咖啡碱、芳香油等有效成分的含量,因而嫩度高、品质好。
  茶树的生长因海拔不同会产生较大的生态差异,空气质量、降雨、温度、湿度、土壤、光照、地温、等方面都深刻影响着茶树的生长和茶叶的品质。
  云南的古茶树一般都生长在高山密林中,热带雨林的高大阔叶乔木,为古茶树遮挡了强烈的阳光。漫射光和闪射光构筑了古茶树生长的天然大棚。使高山古茶持嫩、显毫,外形更加美观。总体说来,高山茶受地域环境影响,具有内含物质丰富、比例关系谐调、香高、味酽、美观、耐泡的特点.高山茶香气清扬,耐冲耐泡,滋味浓郁,深得茶友喜爱。
  高山云雾出好茶的说法早就为人们所接受。在海拔800米到1200米的山地,云雾多、漫射光多、湿度大、昼夜温差大,正好满足了茶树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高山植被茂盛,落叶多,土壤质地疏松,结构良好。腐殖质含量多,茶树所需养分充足,茶叶内质丰富,滋味浓厚,茶叶耐泡。另外,因温差大,漫射光多,日照时间短,湿度大,芽叶持嫩性较强,有利于提高茶叶香气,有好的滋味和嫩度。这也是各种环境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