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见证"海上丝路" 首次集中发现汕头器(图)
发布时间 2014-11-03 浏览 50827 次
几乎一模一样。

黄迎涛认为,两件瓷器的极其相似,至少可说明在同一年代、同一窑口生产的瓷器曾经搭乘轮船从中国远赴重洋到达了非洲,肯尼亚可能是航线中停泊的地点之一。“‘南澳Ⅰ号’或许是这个船队中的一艘,它不幸触礁沉没了。”黄迎涛分析,若这一线索能够得到进一步证实,将意味着中国商船在明代晚期已能经常性地到达非洲东岸甚至绕过好望角。这一发现又有可能间接印证郑和船队比西方早近百年发现非洲好望角。

有关专家称,中国沿海的古代沉船会非常多。当年发现满载瓷器的“南海Ⅰ号”后,就有专家推测它的沉没可能与超载有关,因为古代中国的船只远航一般都有固定的配置,最底下放金银器,中间船舱放银锭、瓷器等,上边放置一些铁器,每次远航都尽量装满货物,不少船只铤而走险超载货物,吃水太深就可能翻船。

明代沉船“南澳Ⅰ号”水下考古发掘工作4月9日启动后,水下考古队员已经打捞出水上百件文物,多为明代晚期的青花瓷,包括口径不同的碗、碟等。目前水下考古工作进展良好。此前,“南澳Ⅰ号”水下考古发掘被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列为2010年“一号工程”。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