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的《山水花卉》以231万成交。另一幅《花卉册》也在中国嘉德秋拍中以693万元刷新纪录。2006年,其《仿古山水图》最终以162.24万成交。此后几年便一直呈现上升态势。但是,相比同时期的其它画家,恽寿平的画作还是比较稀缺,这主要原因是其画作中的绝大部分进入了博物馆,难以再度进入市场交易,造成了其精品画作在拍场上的缺席。因此一旦有精品出现,必定会产生天价。如2007年,恽寿平的《仿古山水册》就是难得之作,在中国嘉德春拍中以1232万元成交,创下了其作品当时最高拍卖价。此册在晚清时被王懿荣誉为“京师一时藏家所有恽迹第一”。可见藏家对册页还是颇为看重的。事实上,恽寿平无论名气和水平在清代都处在顶尖级别,他的画作一直被历代藏家所珍视,包括庞莱臣、吴湖帆、翁万戈在内的主流藏家均投入大量金钱和精力搜罗恽寿平的画作。之所以高价,除了以上提到的异常精美稀缺因素外,还是因为其扇面在有绘画作品的基础上,还有反面的诗文书法和题跋,而他的诗文在当时就被称为“毗陵六逸”之首,其艺术价值自不待言。还有其书法,也自成一格,本身的价值也很高。因小小的一把扇面便把其“三绝”融合在了一起,收藏价值自然很大,涨值速度也较快。如2013年西泠春季拍卖会,前几年还是百万元左右的《十万图册》,结果以667万元高价成交;《花卉册页》也从35万元起拍,最终460万元成交,反映出了恽氏的扇面受到了市场的肯定。三、 没骨花卉受藏家青睐除去册页和扇面这类装裱形式外,如果单以题材类分的话,恽寿平主要还是以没骨花鸟画创作而广为人知。恽氏的绘画艺术有着传统文人画艺术的书卷气,被称为花鸟写生正派而显赫画坛。在清初,恽寿平秀润明丽的没骨花鸟画一洗时习,使得清代朝野上下莫不奉为圭臬。社会上,尤其是在江南江北一带“莫不家家南田,户户正叔,遂有常州派之目”。反映出了其艺术成就很早就得到承认,作品在当时就已经很受士人欣赏,清代秦祖永在《桐阴画论》里说:“南田翁天姿超妙,落墨独具灵巧秀逸之气,为当代第一。” 恽氏的“没骨花”作品特点是点花粉且笔带脂,点完后再用染色补足,可谓点和染并用。他把细丽与淡雅秀逸之美相结合,再加以清劲秀润的笔墨设色,创造出宛若仙境中的奇花野草,艺术形象十分生动。史称恽寿平花鸟画“天机物趣,毕集毫端,比之天仙化人”。因此深受市场藏家的青睐。从2000年开始,恽寿平花鸟画就已成为市场的亮点。其《花鸟》以62.7万成交。他的《百花图》手卷在2003年就已拍出208万元的高价;2004年,小幅《寒梅图》以34.1万成交。2010年《秋菊竹石图》以318.56万成交;《古松叠嶂图》以358.4万成交。笔者从雅昌数据网中的拍卖指数看到,从2000年到2002年当中,恽氏花鸟画作品价格指数呈较低的平缓走势。2003年到2004年,恽寿平的作品价格指数开始逐步递增,并在2004年底达到了小高峰,每平尺为335,734元。2005年价格没有太大突破。至2008年,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点,每平尺738, 496元。之后开始稍有下降,2011年每平方尺均价为245, 681元。2013年,每平方尺均价维持在每平方261,746元。近几年来还呈现一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精品的花卉画更是高不可攀,已突破上千万元。如2011年5月22日,中国嘉德春拍中,恽氏的《艳秋图》以1100万的落槌,是目前成交价最高的花卉画精品。另有一件与此作构图、内容、风格极其接近的《秋艳图》,则在2011年北京匡时秋拍中以920万元成交。作为清代最为著名的主流书画家之一,恽寿平画作的投资潜力依然不可小觑。特别是最受人们推崇的花鸟画,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藏家的首选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