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品中的市场需求和供应量都比较小。记者上网搜索发现,即使在“双十一”前后,网店在售的宋锦产品销量“惨淡”,卖得最多的一款商品,宽约1.4米,价格为每米60元,含真丝35%~40%左右,含棉25%左右,含化纤35%~40%左右。行家程先生表示,这种材料属于机制的大路货,主要被一般的书画商用来制作锦盒封面、册页封面、书画装裱、手卷包首等。“这种材料跟APEC会议上领导人穿着的精心制作的宋锦完全是两回事,但现在老的宋锦又非常少,而做衣服用的宋锦得用全真丝材料,各地现货基本没有,要去原产地订货,在收藏市场中也形不成气候。不过,随着这次亮相,估计这种服装面料和款式会形成一波热潮,进而传导到消费市场。”与苏绣行情差异大宋锦与苏绣“本是同根生”——原产地都在苏州,说到区别,绣就是在已经织好的织物上用针线绘制出图案;锦则是将纱在织成织物的同时织出图案。不过,单单对比现时的名气和收藏行情,苏绣的市场价值则远超宋锦。上月底,一幅由数10位技艺精湛的绣娘历时6年完成的苏绣版《姑苏繁华图》在广州民间工艺博览会上亮相,吸引众多收藏爱好者前去一睹真容。苏绣艺术品不仅频频现身拍卖市场,精品价格动辄数十万元,众多知名艺术家的绝活还先后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今年下半年起,苏绣更加快了跟资本联姻的步伐——王丽华和姚建萍两位苏绣大师的作品接连在中国文交所挂牌上市。虽然前期认购情况良好,但也有人对其能够长期保证稳定收益表示疑问,认为在各类文交所上市发行的份额化产品良莠不齐,缺乏稳风险难以评估。此外,与苏州宋锦齐名的南京云锦和四川蜀锦的衍生品则种类繁多。今年上半年,一幅以交子制作、流通为内容的蜀锦《交子行市图》更是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作为蜀锦的“衍生品”,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蜀绣价格大约是苏绣的七成左右,一般构图简洁,绣工复杂,尺寸不大的单面绣多在万元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