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赏石与中国绘画
下一主题:中国赏石文化溯源与发
另外造假办法是将现在常见的鸡、鸽子、麻雀等鸟类的骨头经过炮制脱脂上色,粘在已刻槽的原始石板上。现代的禽类在形态发育进化上要远比古鸟进步,内行容易看出其中的不同,对于外行可以用蘸酒精的棉花球擦拭黑色骨骼表面,看是否脱色,如脱色进一步看骨骼的颜色,现代的骨头颜色发白并且结构十分致密。
犀类化石
犀类是哺乳动物奇蹄目中的一类,最早出现在第三纪,大部分已经消亡。古玩市场上有时会见到犀牛类的化石标本,形态比较特殊厚实,容易让外行上当。
早期作假者用现代的牛头经过强烈的风化,像刚出土的样子,并在鼻骨处用白水泥制造一个“角”,或者安上一个牛角,看上去就像犀牛的头。这类赝品形态上与犀牛有明显差异,犀牛角和牛角在结构上也不一样,犀牛角里面填充着一些毛发的胶结物,类似于实心,其下部,还有突出的比较粗糙的疤。而牛角却是空心的,下部也没有疤结构。
另一种造假者是将犀牛化石颜色的骨粉翻刻成犀牛头骨的模型或是大唇犀的头骨,然后在上下颌的牙床上安上现代的牛牙,牙齿个个釉质闪亮,活像真的犀牛头骨。不过,如果留神的话,可以发现这是骨粉制的“骨骼”,上面没有骨纹,特别死板,又缺乏骨骼的光泽感。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上有售,几百元可以买到。
其他类型赝品有:
无脊椎动物的海百合化石。琥珀,特别是内含昆虫的虫珀是收藏家喜欢,造假者将现代的苍蝇、蚊子等昆虫用松香油浇注,琥珀内部有众多的气泡出现。
造假者往往成交心切,给了一个天价后,就立刻问买家给多少钱,很容易在价格上让步,最后要价与成交价相差甚远。